树薯

✍ dations ◷ 2025-04-25 10:33:12 #树薯
木薯(学名:Manihot esculenta),又称树薯,是一种大戟科木薯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木薯为灌木,有肉质长圆柱形块根;茎直立有乳汁,叶子互生,掌状3-9深裂,裂片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生或腋生疏散圆锥花序,单性花,雌雄花同在一花序上,雌花在上,雄花在下,没有花瓣;球形蒴果,有纵棱6条。植株花序花根部横剖面1Manihot esculenta - Museum specimen木薯的根部可以食用,因此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不少居民种植木薯,其所而制成的粉称为木薯粉(Tapioca,亦作树薯粉或生粉)。品种有甜木薯、苦木薯两种,甜木薯种的块根含较低的氰酸(cyanic acid),表皮呈淡青色;苦木薯种的块根含多量的氰酸,表皮呈褐色,两者不难区别。块根又以皮层含氢氰酸最高,因氢氰酸为毒性,木薯要先刮去外皮,煮熟后才能食用。木薯中毒系由其所含亚麻苦甙(linamarin)及亚麻苦苷酶(linamarase)水解后析出游离的氢氰酸(hydrocyanic acid)所致。块根未煮熟或氰酸未完全分解前就拿来食用,内含的毒素会转化为氰化氢(hydrogen cyanide)。中毒后轻者恶心、呕吐、下痢、昏眩;严重者呼吸衰竭而死亡。还可引起甲状腺肿,并会伤害视神经和运动神经等。全世界有8亿人将木薯作为主要营养来源。非洲科学家成立了一个木薯生物营养促进计划(BioCassava Plus project),寻求强化木薯营养价值的方法。与马铃薯相比,木薯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因此以木薯为主食者,需有足够的蛋白质补充。木薯容易种植,可作为生产味精的廉价原料,也可用于提炼酒精,用作生物燃料。维基物种中有关树薯的数据

相关

  • 阴极阴极(英文: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相对于阳极为其对立面。在放电的电池中,阴极为正极。正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高的一端。电流的方向为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入。但是实际上
  • 台北厅台北厅为台湾日治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初设于1901年(明治34年)11月“废县置厅”之际。当时将台北县废除,并将所属十个办务署重新分割为基隆、台北、深坑、桃园、新竹五个厅;其中台
  • 大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标准模型在粒子物理学里,标准模型(英语:Standard Model,SM)是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基本粒子的理论,属于量子场论的范畴,并与量子力学及狭义相对论相容。到目前
  •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表示使用身体运动或动作来代替或辅助声音、口头言语或其他交流方式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的一个术语。它是副语言(paralanguage)的一种类型,副语言包括各种
  • 苏埃托尼乌斯苏埃托尼乌斯(拉丁语:Gaius Suetonius Tranquillus,约69或75年-130年之后),罗马帝国时期历史学家,属于骑士阶级。他最重要的现存作品是从凯撒到图密善的12位皇帝的传记,即《罗马十二
  •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英语:John Howard Northrop,1891年7月5日纽约州扬克斯 - 1987年5月27日亚利桑那州威肯堡),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
  • 岩石循环岩石循环是指不同岩石互相转化的过程。循环的开端是岩浆,经冷却和结晶成为火成岩。岩石经风化、侵蚀分解,再由搬运、分选、沉积成沉积物。后者再岩化成沉积岩。岩石可经压力、
  • 周刊杂志是一种定期发行的连续出版物,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其中包含各种文章内容。大多数的杂志的收入来源都是广告和读者的购买。此外期刊杂志都具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并且用卷、期或
  • 艾尔弗雷德·克努森艾尔弗雷德·乔治·克努森(英语:Alfred George Knudson,1922年8月9日-2016年7月10日),美国遗传学家,专门从事癌症遗传学研究。他在该领域的贡献包括1971年提出的克努森假说,解释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