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树薯
✍ dations ◷ 2025-11-07 06:26:20 #树薯
木薯(学名:Manihot esculenta),又称树薯,是一种大戟科木薯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木薯为灌木,有肉质长圆柱形块根;茎直立有乳汁,叶子互生,掌状3-9深裂,裂片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生或腋生疏散圆锥花序,单性花,雌雄花同在一花序上,雌花在上,雄花在下,没有花瓣;球形蒴果,有纵棱6条。植株花序花根部横剖面1Manihot esculenta - Museum specimen木薯的根部可以食用,因此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不少居民种植木薯,其所而制成的粉称为木薯粉(Tapioca,亦作树薯粉或生粉)。品种有甜木薯、苦木薯两种,甜木薯种的块根含较低的氰酸(cyanic acid),表皮呈淡青色;苦木薯种的块根含多量的氰酸,表皮呈褐色,两者不难区别。块根又以皮层含氢氰酸最高,因氢氰酸为毒性,木薯要先刮去外皮,煮熟后才能食用。木薯中毒系由其所含亚麻苦甙(linamarin)及亚麻苦苷酶(linamarase)水解后析出游离的氢氰酸(hydrocyanic acid)所致。块根未煮熟或氰酸未完全分解前就拿来食用,内含的毒素会转化为氰化氢(hydrogen cyanide)。中毒后轻者恶心、呕吐、下痢、昏眩;严重者呼吸衰竭而死亡。还可引起甲状腺肿,并会伤害视神经和运动神经等。全世界有8亿人将木薯作为主要营养来源。非洲科学家成立了一个木薯生物营养促进计划(BioCassava Plus project),寻求强化木薯营养价值的方法。与马铃薯相比,木薯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因此以木薯为主食者,需有足够的蛋白质补充。木薯容易种植,可作为生产味精的廉价原料,也可用于提炼酒精,用作生物燃料。维基物种中有关树薯的数据
相关
- 北非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对,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苏丹热带草原以北广大区域。联合国定义的“北非”,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包括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
- 女真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病变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英安岩英安岩是一种化学成分和闪长岩相当的火山喷出岩石,颜色为灰色、灰白或灰红等浅色,斑状或块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和玻璃质,以石英和长石为主,有时具有流纹构造。斑晶以斜长石为主,也
- 槲寄生槲寄生广义而言是指曾归属为槲寄生科(Santalaceae)的植物之总称或通称。但狭义的槲寄生通常是指学名为Viscum album的植物,已知共有六种亚种。原生于西亚、南亚和欧洲北部。它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ic acid)的共轭碱磷酸烯醇丙酮酸盐(Phosphoenolpyruvate,缩写PEP)是生物细胞中的常见生化分子,是糖解作用与糖质新生作用的中间产物。它同时也是
- 马来群岛《马来群岛》(The Malay Archipelago)是英国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所著的一本游记,其记录了他在1854年至1862年期间对马来群岛南部的科学考察,包括马来西亚、新加
- 弗里茨·哈伯弗里茨·哈伯(德语:Fritz Haber,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犹太裔德国化学家,由于发明从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工业哈柏法,荣获191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哈柏法对于制造化肥和炸药
- 斯诺登山斯诺登山(英语:Snowdon;威尔士语:Yr Wyddfa,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
-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德语:Republik Österreich),指的是奥地利历史中,自1919年奥匈帝国崩溃后的短命政权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结束起至1938年德奥合并之间的时期。当时的特征是左右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