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

✍ dations ◷ 2025-04-03 12:34:53 #古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或称四大古文明,一般指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位于今伊拉克)、古印度及中国此四处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四大文明古国是四大古文明的旧称,而四大古文明也是比较合理的说法,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他们为现在文明的发源地,亦可以说是一个创造点。 西方历史学也有相当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或者诸如“文明的摇篮”等的类似概念。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但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不是梁启超发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有four major early (ancient) civilizations的说法,在美国一些历史教科书也有这种说法。英国BBC广播公司的大型记录片《文明的轨迹》里,将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称作世界四大古文明。学者认为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人类固然离不开水,不过,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文明之初,先发生于山岳,然后扩展到河域。在距今7000年-5000年前,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印度河、恒河流域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而后步入金属器时代。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一般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制度,巴比伦采用奴隶制,印度实行种姓制度,中国在春秋战国以前采用封建制和井田制。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代都利用宗教神话来加强君主统治,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较早的计算了圆周率,中国较早发现了勾股定理或其实际应用(“勾三股四弦五”),印度则发明了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字)。公元前7000年左右,苏美人开始了耕种,公元前3500年出现原始城邦并形成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文,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先后有苏美人、巴比伦人等建立的文明。在这个平原上发展了目前欧亚大陆考古已知的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颁布了欧亚大陆第一部完整的法典汉摩拉比法典,苏美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定七天为一个星期。他们懂得六十进位法,如一分六十秒,圆周360度等。还发明了车轮,方便交通运输。他们已知使用阴历。公元前6500年左右,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开始于公元前4500年左右,象形文字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并沿用了4000余年并出现大量城邦。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尼罗河上游河谷地区和尼罗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分别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国家。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进攻埃及的时候,战火波及亚历山大里亚城图书馆。数十万册以古埃及文字书写的经卷付之一炬,其中包括当时最完整的埃及史。这部史书是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在大使自立为王的将军托勒密要求埃及的祭司兼学者马内托(Manetho)所写的。这部当时最完整的埃及史,却在凯撒大帝进攻埃及时付之一炬。这部“埃及史”被烧毁,实为无法弥补之损失。幸而当时有些其他著作引用了一些这本书的内容,人们才能知道古埃及历史的一些片段。直到目前,埃及学者仍然沿用马内托对埃及史的划分,但对许多帝王的兴衰更替,以及确实的年代,仍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早在公元前3200年,在现今巴基斯坦,文明即已滋生,古城哈拉帕及摩亨佐-达罗的遗迹留有许多这早期文明的烙印。居民已有度量衡及文字,并挖沟渠及运河,在堡垒之下的城市是在一严谨计划下筑成的,神庙、住宅、浴室、街道,几何形的格局及卫生系统的设计排水沟、运河等。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包括黄金首饰和宝石、经雕刻过的石头、青铜和土塑小雕像等。黄铜和青铜多半用于制造器具和武器。陶器通常以轮状捏制,用火烧成,并绘上几何、花卉及动物等图案。中国主体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中原地区考古(如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大地湾遗址)发现了公元前6000年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小米、稻谷、酿酒、乐器、稷和最早的文字雏形、宫殿式建筑、绘画、十进制等。根据红山文化遗址公元前4000年出现最早的城市并发生阶级分化,公元前3500年之后出现阶级社会和最早的原始邦国、铜绿等表示著中国文明的形成。根据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出公元前2600年左右50多个城邦与280万平方米的城市、甲骨文和铜器、光泽透明的玉器、薄如蛋壳的黑陶等。与其同期的还有良渚遗址发现的亚洲最大的城市良渚古城和三星堆遗址发现的2米多高的青铜人像等。至公元前2700多年的黄帝时代华族兼并夏族、黎族、夷族等。形成了华夏族,在公元前1900余年出现夏、商、周。周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夏、商、周皆采用封建制,周朝时封建制比较完善,人口以庶民为主。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原本的封建时代的世袭阶级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世袭王朝。秦之后华夏族融合其他周边民族形成汉族,古代中国人很重视个人品格和伦理观念,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基本规范, 孔子正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以仁为中心, 重视个人品德修养。

相关

  • 产水菌门产水菌门(Aquificae)包括了一些在多种严酷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细菌,如在热泉、硫磺池、海底热泉口等等。其中产水菌属(Aquifex)中的一些种类可以在85~95℃的环境中繁衍。产水菌
  • 脂褐素脂褐素(英语:lipofuscin)的命名由来是具有颗粒状的褐黄色色素,由含有脂肪的残存物与溶酶体消化物所组成。被认为是一种随着年纪增长或细胞操劳而增加的色素,可见于肝脏、肾脏、心
  • 青铜时代青铜时代(Bronze Age),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因为其氧化物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
  • 伪科学史伪科学史研究伪科学理论如何随着时间变迁。伪科学是指任何经宣称为科学,或描述方式看起来像科学,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学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识、缺乏支持证据,经不起可信性测试,或缺
  • 威特罗威特罗(Vitello、Vitelo),又名维特隆(Witelon)、维特罗(Witelo、Witello)、威特里欧(Vitellio)或威特里欧‧图林根波兰(Vitello Thuringopolonis),约出生于1230年,逝于1280年 - 1314年4月
  • 含水量测量含水量(又称水分含量,含湿量)是指某材料中水的多少,该材料可能是指土壤、岩石、陶瓷亦或水果、木头等等。含水量在诸多科技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它一般用比值来表示,其大小可以从零
  •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一种通常由立法机关批准、行政首脑批准的法律文书,其主要包括一定类型的国家收入和开支。收入和开支是所有预算的核心内容。在许多政府情况,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政府
  • 议会制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民主制(英语:Parliamentary system),是一种政治制度,特点是“议会无上”,政府首脑(总理或首相)权力来自议会,授权有两种途径:第一是议会改选后的多数议席支持,第
  • 越南国语字越南语字母,亦称国语字(越南语:Chữ Quốc Ngữ/
  • 夏特雷剧院沙特雷剧院(法语:Théâtre du Châtelet)是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第1区的一个剧院,有2500个座位。沙特雷剧院开始建设于1860年,在1862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