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英语:Fault block)是由地壳中的构造和局部应力造成的非常大的岩石块,有时长达数百公里。大面积的基岩能被断层破碎成块。断块的特点是相对均匀的岩性。这些断块中最大的称为地壳块。从板块中分离出来的大型地壳块被称为地体。 具岩石圈全部厚度的地体称为微板块。大陆大小的断块被称为各种微大陆、大陆带、H 块、伸展异地块和外高地。 由于大多数应力与板块的构造活动有关,因此断块之间的大多数运动是水平的,即与地壳平行的走滑断层。然而,断块的垂直位移较大时,会形成地貌(山、丘、脊、湖、谷等)。相邻地垒和地堑可以形成高悬崖。由于地壳的压实或拉伸作用,这些块体的移动通常伴随着倾斜。
断块山脉通常是由裂谷作用产生的,这是伸展构造的一个指标。由裂谷系统形成的断块山脉大小不一,例如东非裂谷带。加利福尼亚的死亡谷是一个较小的例子。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块状山脉;两个断层之间的抬升型块体和主要受一个断层控制的倾斜块体。
抬升型块状山脉有两个陡峭的侧面,露出两侧的陡坡,例如在欧洲各地的地垒和地堑地形,包括上莱茵河谷,两个地垒之间的地堑 - 孚日山脉(法国)和黑森林(在德国),以及保加利亚和东南欧的里拉 - 罗多彼地块,包括地垒形的 Belasitsa 地垒(线性地垒)、和里拉山(拱形圆顶形地垒)。皮林山 –是一个地垒形成一个巨大的背斜,位于Struma 和 Mesta 的复杂地堑谷 。
倾斜型块状山脉有一侧平缓倾斜和一侧陡峭的陡坡,在美国西部的盆地和山脉地区很常见。
地堑的一个例子是印度的纳尔马达河盆地,位于 Vindhya 和 Satpura 地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