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11-05 23:38:29 #鍅
7s12, 8, 18, 32, 18, 8, 1蒸气压((推算))主条目:钫的同位素钫(Franc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Fr,原子序为87,曾被称为 eka-caesium。钫是一种放射性极高的金属。它最稳定的同位素,钫-223(在它出现于自然衰变链之前原本被称为actinium K)的半衰期仅22分钟。钫的电负性仅高于铯,在天然元素中的含量仅高于砹。钫的同位素会快速衰变成砹、镭和氡。钫的电子排布为 7s1,因此该元素被归类为碱金属。块体的钫金属从未被观察到。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同族元素特性规律,当足量的钫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块固体或液体(因钫熔点低,室温时可能为液态),它会是高活性金属,然而获取如此高活性的钫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钫的半衰期短,其衰变放出的热会立即使钫气化成蒸气。1939年,法国科学家马格利特‧佩赖在法国(钫的名字由此而来)从227Ac的衰变产物中发现了钫元素。钫是最后一个从自然界中发现,而非经过人工合成的元素。钫在实验室以外极为罕见,它会痕量出现在铀和钍矿石中,而在其中的同位素钫-223则会不断地形成与衰变。地壳中只有约20至30克的钫存在。除了钫-223和221以外,其他同位素都是在实验室中制得。在实验室中产生最大量的钫元素为超过300,000个钫原子的团簇。钫是所有自然元素中最不稳定的,其最稳定同位素钫-223的半衰期也只有22分钟。稳定性第二低的砹元素半衰期有8.5小时。所有钫同位素都会衰变为砹、镭或氡。钫的稳定性比原子序106(

相关

  • 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英文:Avitaminosis)是由维生素缺乏或者代谢转化(例如色氨酸转烟酸过程)缺损所引起的一系列慢性或长期的疾病,这类疾病根据与其有关的维生素的字母进行定名。与此相反
  • 神经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科学(英语:neuroscience),又称神经生
  • 真核延伸因子真核延伸因子有两种:真核延伸因子1(eEF-1)和真核延伸因子2(eEF-2)。氨酰-tRNA合成酶 · 阅读框架 · 起始密码子 · 终止密码子 · 核糖体结合位点:夏因-达尔加诺序列(+/-) · 科扎
  • 变形虫门变形虫门是一类似变形虫的(amoeboid)原生生物。变形虫门的多数物种靠细胞内原生质的流动而移动。伪足类似于手指形状、边缘是钝的,所以称作lobopodia,直译为钝的伪足. 大多数是
  • 震颤谵妄震颤性谵妄(Delirium tremens)也称为是酒毒性谵妄,是形容因戒酒而引起的谵妄状态。若有这个状况发生,通常在三天后会有戒断症状的产生,并可能持续二至三天 。患者也有机会产生幻
  • 中世纪拉丁语中世纪拉丁语(英语:Medieval Latin)是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使用的拉丁语。它继承自后期拉丁语,从4-5世纪一直延续到约公元15世纪,才为文艺复兴拉丁语所取代。这一阶段拉丁语仍然是教
  • 动物认知动物认知是指非人类的动物精神能力的研究。动物认知从比较心理学发展出来,包括动物情绪和动物学习研究,但也受到动物行为学、行为生态学、演化心理学研究的强烈影响。因此科学
  • 纯素食主义者素食主义(英语:vegetarianism),又称蔬食主义,素食,蔬食(英语:plant-based food)等,是一种有关饮食的文化,主张不食用飞禽、走兽、鱼虾等动物的身体,也就是肉类,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被称
  • 造br /山br /纪造山纪(Orosirian,符号PP3)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0亿5000万年前,结束于18亿年前。造山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造山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纪的上一纪
  • 研钵研钵和研杵是一套工具,研钵是一种内壁粗糙的圆形容器,有不同口径大小的型号。用于食物调理及化学实验。研钵和研杵有木、竹、陶瓷、石等材质,实验室使用的研钵和研杵一般为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