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

✍ dations ◷ 2025-08-08 05:16:19 #德昂族
中国20,556(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思茅地区,潞西县三合山,镇康县军弄德昂族,于缅甸称巴朗族。是中国、缅甸、泰国的少数民族。德昂族旧称“崩龙族”,1985年按照本民族意愿改为德昂族(有岩石的意思)。中国武术梅花拳发源于此。德昂族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五县一镇及保山、临沧、思茅地区的各县,潞西县三合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是德昂族的聚居区。人口接近1.8万人(2000年统计)。德昂族使用德昂语,大多数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德昂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傣纳文。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在唐宋时期已能自制陶器。历史上德昂族的先民曾在12-15世纪时建立了金齿国,后来逐渐衰落,元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至今在潞西县芒市河边等地还有古代德昂族的巨大村落遗址。德昂族信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过去男孩儿到10岁便要入寺为僧学习佛经,几年后便可还俗,也有少数升为佛爷。德昂族人好饮茶,家家栽有茶树。德昂族服饰以深色为主,不同支系的妇女服饰不同,主要从其筒裙横条文的颜色来识别。妇女多穿黑色、藏青色的开襟短衫和长裙,头缠包布,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红绒球等首饰。男子多穿大襟的上衣及宽而短的裤子,头缠黑色或白色头巾。少年喜戴大耳坠和银项圈。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多用藤条编成,染成红、黑、绿等颜色,有的还缠有银丝。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传说古时,德昂族女子是满天飞舞的,男人为留住女子,便用藤篾做成圈套在女人的腰上。现在腰圈已成为德昂族青年的爱情信物。五彩斑斓的绒球是德昂族的特色饰品。男子的包头巾两端及胸前,妇女的衣服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德昂族还有漆齿纹身之俗。德昂族人的传统节日也多与佛教有关,最重要的是泼水节。德昂族人的泼水节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四月中旬),除了与傣族泼水节一样要泼水祝福、跳象脚鼓舞外,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

相关

  • 不孕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格雷夫斯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格里夫氏症(Graves' disease),为一种主要侵犯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且会导致甲状腺肿
  • 阿纳尼阿纳尼(意大利语:Anagni),是意大利弗罗西诺内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13.79平方公里,人口21568人,人口密度189.5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60006。
  • 反精神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反精神病学(Anti-psychiatry)是反对现代
  •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土壤退化的一种形式。 土地的侵蚀是在所有土地上自然发生的过程。土壤侵蚀的因素是水和风,每年造成大量的土壤流失。土壤侵蚀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持续相对未被注
  • 托斯坦·威泽尔托斯坦·尼尔斯·威泽尔(瑞典语:Torsten Nils Wiesel,1924年6月3日-),瑞典神经科学家,与大卫·休伯尔(David H. Hubel)由于对视觉系统的讯息处理过程之研究,而和研究左右脑半球的罗杰
  • 色氨酸羟化酶色氨酸羟化酶(英语:Tryptophan hydroxylase,EC 1.14.16.4)也称为色氨酸5-单加氧酶,简称TPH,是合成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过程中重要的酶。色氨酸羟化酶可催化如下酶促反应:以上反应还
  • 乙烯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用双键连接。乙烯为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
  • 上萨瓦省上萨瓦省(法语:Haute-Savoie)是法国的一个省(74),为历史上萨伏依的一部分,这个省份和萨瓦省、安省接壤,同瑞士和意大利毗连。在1860年以前,这个地区属于萨瓦公国。5个海外省及大区
  • 爱尔兰大饥荒爱尔兰大饥荒(an Gorta Mór),俗称马铃薯饥荒,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