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沙星

✍ dations ◷ 2025-08-28 03:05:28 #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二代氟喹诺酮类化合广效抗生素(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可对抗多种病原菌。治疗范围包含骨骼感染、关节感染、腹部感染,以及特定几种感染性肠胃炎、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伤寒,以及泌尿道感染等等。本品亦可配合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可经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常见副作用包含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皮肤红疹,还会增加肌腱断裂(英语:tendon rupture)风险,且重症肌无力患者服用后肌肉无力的症状可能恶化。副作用发生的几率较头孢菌素高,但较克林霉素低。动物实验表明妊娠期间用药可能具有些微风险,孕妇服用有少数胎儿产生问题。哺乳期间用药目前显示安全。本品透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达到杀菌的效果。环丙沙星于1987年首次发现,并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为基础公卫体系必备药物之一。本品属于通用名药物,价格不贵。发展中国家每剂批发价约介于0.03至0.13美金之间,美国每剂则约0.40美金。在美国此药被批准用于给成人治疗以下已检验出的病菌感染:环丙沙星不建议用于治疗结核病。以及结合其他具体药物:注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有可能导致肌腱炎,韧带断裂,软骨和软组织疼痛。这种状况经常是在停药很久之后发生,比如几周或几个月之后发生,届时病人和医生都很难把这种副作用和该药物关联起来,这造成了大量的副作用的发生没有被计入医学统计,从而降低了医生和病人对该类药物副作用的重视程度。这被为数不少的副作用受害者认为是一个普遍存在,却没有引起重视的医疗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受害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长期“神秘”疼痛是来自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2013年8月15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更新所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品说明书和用药指南,以更好的描述周围神经病变这一严重副作用。由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的严重神经损害可能在使用这些药物不久后发生,且可能不可逆转。周围神经病变仅发生于喹诺酮类药物的口服或注射制剂。外用氟喹诺酮类制剂(滴耳剂或滴眼剂)与该风险不相关。如果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应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换用其他非喹诺酮类抗生素,除非继续使用氟喹诺酮类治疗的获益大于风险。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发生于手臂或腿部的神经病变。症状包括疼痛、灼热感、刺痛、麻木、无力,或轻触感、痛感或温度感发生改变。周围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氟喹诺酮类治疗期间的任何时间,且在药物停用后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或为永久性改变。网络上有报道,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即NSAIDs类型止痛药(比如布洛芬)会严重加重或者引发氟喹诺酮的副作用。也有患者报道说,服用氟喹诺酮药物几年以后服用了几粒NSAIDs止痛药,就引发全身疼痛,肌腱炎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确实有一些的资料显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有可能以某种形式长期存在于体内。服用NSAIDs止痛药的群体要注意,尤其是成年的年轻女士,难免会偶尔服用止痛药来应对例假疼痛。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一个英文文献 "dear doctor letter fluoroquinolones"此外,也有报道说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会引发或加重氟喹诺酮的副作用,详细可以参见美国医药食物管理会FDA给出的环丙沙星的英文说明书,可以通过查找“ciprofloxacin FDA note"找到,或者在网上搜索文件编号 08918468, R.0 目前,这类资料在英文医学文献中已经开始出现,但是尚且没有中文版本。中国的临床医生普遍听说过福奎诺酮类药物可能引发身体疼痛,但是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尤其没有意识到患者(服用了福奎诺酮类药物的患者)需要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和激素类药物。它的别名有:环丙氟哌酸、奔克、丙氟哌酸、环丙沙星、健美灵、适普灵、特美力、悉复欢、悉普宁、西普乐、特美力、奎诺仙、环福星、全复康、速博新、Ciprofloxacin、Bay-O-9867、 CFLX、Ciproxin、Cifran、Temaril及CPFX等。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血氧饱和仪血氧饱和仪(英语:Pulse Oximeter,简称:血氧仪),是一种主要为测量病人的血液中的脉搏氧饱和度的仪器。最初的一台血氧饱和仪由G.A. Millikan于20世纪40年代研发成功。自1980年代,美
  • 儿科小儿科(或称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最大的年龄通常至青春期。一个受到这方面知识专门训练的医生被称作儿科医生。
  • 转染转染(英语:Transfection)是将外源遗传物质(DNA或RNA)植入细胞的一种过程,常用来描述非病毒入侵的转基因方式,相较于转化(英语:transformation,又译转型)用于植物、细菌及癌细胞的扩散,转
  •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等生产者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或硫化氢变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和不产氧光合作用。植物之所以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
  •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英语:Hepatitis B virus)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完
  • 卫星病毒卫星病毒是亚病毒因子的一类,需要辅助病毒协助复制核酸,或者由辅助病毒提供衣壳蛋白来包被核酸。能利用自己核酸编码衣壳蛋白的为卫星病毒,不能的则称卫星核酸。
  • 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CATC代码C(心血管系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
  • 皮肤癌皮肤癌是一种生长在皮肤上的癌症,它是由异常的细胞发展而来,甚至有可能会侵犯扩散到身体不同部位。由于皮肤癌常常在表皮层中发展,肿瘤常常清晰可见,因此大部分时间,可以在早期发
  • 亚甲蓝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甲烯蓝、瑞士蓝(Swiss blue),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为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