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风琴

✍ dations ◷ 2025-07-04 13:08:36 #管风琴
参见参见参见管风琴 ·管风琴(英语:Pipe organ)是一种流传于欧洲的大型气鸣式键盘乐器,也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管风琴通过送风设施送风,吹响音管,并配合双手键盘弹奏来运作。管风琴于公元前三世纪由古希腊的非洲亚历士山大城工程师Ktesibris所发明。早期演奏管风琴通常需要两个人搭档,一人演奏、一人鼓风,后来管风琴越来越发达,有蒸气机及电力设备推动鼓风,因而又发展出了更复杂的键盘机械结构。现代常见的管风琴有机械式管风琴、机电式管风琴和电动压气式管风琴。一个中型教堂内安装的管风琴,大约有1200根音管及23个音栓控制音色、两层手键盘和一个脚键盘,制造一台管风琴通常需要花费许多年的时间,才能制造完成。装配时,还要根据演奏地点的室内声学特性来调节音响效果。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在美国亚特兰大大西洋城的一个礼堂内。管风琴在西方宗教,尤其是基督宗教的弥撒仪式上,扮演着莫大的信仰角色。首先出现于公元前250年前后。因为管风琴的结构是直接依附在建筑结构之上,所以一般与教堂或歌剧院同时建造。因此,管风琴没有明确的规格限制。18世纪之前,管风琴都是为每一个教堂单独设计,并在现场制造组装。到了19世纪,法国工程师卡瓦叶.科尔(法语:Aristide Cavaillé-Coll)(Aristide Cavaillé-Coll, 1811-1899)开始试验工厂化生产管风琴。他大幅提升了管风琴的制作工艺,其生产的管风琴品质很好,演奏强音的时候音量巨大,能够制造出以前的管风琴所无法企及的雷霆般音响,也能够奏出低声细语般的音色,细腻地表现微妙的情感。现在的巴黎天主圣三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等20余座教堂的管风琴都出自卡瓦叶的工厂。演奏管风琴时,会同时使用高音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脚踏键盘部分用低音谱号。管风琴的音量宏大,音色饱满,尤其适合在庄严的气氛中演奏严肃神圣的宗教音乐。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个小镇的教堂中都拥有或大或小的管风琴。能够在著名的大教堂中担任管风琴师,是音乐家们引以为豪的荣誉。20世纪新型的管风琴通过演奏前设定好音栓,能模仿各种不同的乐器,如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的音色等。踩下踏板时,踏板鼓风进入风道,如果不弹奏,则整个风道是密闭的;当手指按下某琴键后,该键对应的音管的管塞就会打开,气流通过而吹响音管,则发出一个乐音。靠鼓动风箱内的空气,通过铜制、锌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高音部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低音部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最低音声部(用于脚踏低音键盘) 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管风琴音域极广,管长则是决定音高的要素。下列管长(英尺')或(英寸")及音高(hz): 128' 4hz,64' 8hz,32' 16hz,16' 32hz,8' 64hz,4' 128hz,2' 256hz,1' 512hz,6" 1024hz,3" 2048hz,1 1/2" 4096hz,3/4" 8192hz,3/8" 16384hz,3/16" 32768hz。人之听觉范围约20hz 至 20000hz。 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外的音高(低),是用感觉的。每首管风琴或管风琴改编作品,根据不同的演奏者会有不同的音栓配置法。即便作曲家标明了音栓的配置法,因作曲家所使用的管风琴和演奏者所使用的管风琴不尽相同,所以演奏者需要根据大师的指点,和自己的理解与经验来配置音栓。音栓也叫拉栓,是圆形突钮,可推进推出,通过轨杆机操纵滑板,控制音管;滑板上有与该排各音管对应的洞孔。音栓主要有:主要栓、笛音栓、弦音栓、簧音栓、变化音栓、混合音栓、联键音栓等。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能演奏丰富的和声。管风琴由音管、音栓、键盘、轨杆机、风箱、琴箱组成。音管音管有两种,分别称作哨管和簧管,采用不同的发音方式。哨管有圆柱形管体,圆锥形管脚,发声原理与管弦乐队中的长笛非常相像,演奏者的肺代替风箱来供给气流。气流通过哨管的根部进入,当气流在哨管的腔内分裂的时候就产生振动而发声。这个声音在通过笛腔或哨管的其余部分时被放大了。多组木制和金属制的音管,其长度(决定音高)和形状(决定音质)各不相同;其尺寸与音高相一致,长的奏低音,短的奏高音。簧管在圆锥形管体内安装金属簧片发音,除本身音色外还可发出类似铜管、木管独奏的音色。簧管的发声原理是:空气从哨管底部进入,振动却发生于簧舌(通常是黄铜做的)与哨管底部的一个凹槽(即共鸣器)之间。键盘管风琴上有一层或多层键盘。这些用手来操作的键盘叫做手键(manual)。大一些的哨管往往要用一种特殊的键盘来操作,即用演奏者的脚来操作,叫做脚键盘或脚踏板(pedal)。 现代的管风琴都有这两种键盘,一般手键盘有61个音,从C~c4,5个完整的八度。脚键盘32个音,从c~g1,两个半八度。与其他重要的键盘乐器如克拉维科德、羽管键琴和钢琴不同,它是通过管子而不是琴弦发音。键盘与储气箱相连接,即通过一种联动装置(action)与哨管相连接的。有若干种不同的联动装置,最古老、也是最耐久的一种联动装置叫做滑片(tracker)。当琴键被按动时,掣子拉动滑片至指定位置,滑片上的小孔正好对准指定的音管。

相关

  • 恶魔蠕虫恶魔蠕虫(学名:Halicephalobus mephisto)也称魔鬼蠕虫、魔鬼线虫,是2011年在南非一座金矿中发现的一种新线虫,生活在地面以下1.3公里深的极端环境中,身长约0.5毫米。
  • 2014年脊髓灰质炎疫情根除脊髓灰质炎计划(英语:Polio eradication)是一项在1988年发起的一场公共卫生计划,旨在全球范围内永久性消除脊髓灰质炎。目前这一计划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扶
  • 劳工保险劳工保险,一般简称为劳保,是中华民国政府所设计制定的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1950年,台湾省政府依据《台湾省劳工保险办法》开设劳工保险。在早期施行时,劳工保险制度层面属
  • 胸腺肽胸腺肽(又称胸腺多肽、胸腺激素、胸腺素,英文:Thymosins)是胸腺所分泌的蛋白质,为一群多肽和蛋白质激素,属于小分子多肽,能在动物组织中发现,这些蛋白质被称为胸腺肽是因为刚开始被
  • 航天史自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及罗伯特·戈达德在航天的理论方面给实际方面作出突破后,航天便在20世纪开始成为人类对成就的一项指标。苏联在战后太空竞赛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成
  • 蚕豆Faba sativa Moench.蚕豆(学名:Vicia faba)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又名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罗汉豆,原产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相传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期传入中国,8世
  • 帕梅拉·比约克曼帕梅拉·简·比约克曼(英语:Pamela Jane Bjorkman,1956年-),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美国生物化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比约克曼的主要贡献
  • 刘维民刘维民(1962年9月-)是一位中国材料科学家。1984年取得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成为该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材料润滑和材料摩擦的研
  • 加成聚合反应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它发生在有双键或叁键的物质中。加成反应进行后,重键打开,原来重键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加成反应一般是两分子反应
  • 裂隙灯裂隙灯(英语:Slit Lamp),又称为细隙灯、双目裂隙灯显微镜(biomicroscope),是一种用于眼科检查的光学仪器。裂隙灯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光源和双目显微镜,也就是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