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列尔莫·哈罗
✍ dations ◷ 2025-08-30 00:38:58 #吉列尔莫·哈罗
吉列尔莫·哈罗(西班牙语:Guillermo Haro,1913年3月21日-1988年4月26日),墨西哥天文学家,生于墨西哥市。赫比格-哈罗天体的发现人之一。哈罗生于墨西哥市,童年经历了墨西哥革命。他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主修哲学。后来他对天文学感兴趣并且因为他的热情,1943年他被托兰特辛特拉天文台(西班牙语:Observatorio Astrofísico Nacional de Tonantzintla)雇用成为助理。为了增进天文训练,他在1944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学习。1945年他返回墨西哥重新回到托兰特辛特拉天文台工作,他负责操作新设立的24到31吋望远镜,其中有施密特摄星仪。而他也开始研究极红或极蓝的恒星。1947年他进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塔库巴亚天文台工作。哈罗致力于观测天文学,尤其是使用托兰特辛特拉施密特摄星仪进行许多观测。他发现了大量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行星状星云。另外他也和乔治·赫比格各自独立发现靠近最近的恒星形成区域附近的非恒星聚集高密度云气,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赫比格-哈罗天体。哈罗和他的合作者发现了猎户座星云区域内的耀星和之后发现不同年龄恒星的聚集。他发现耀星的剧烈活动会持续到星体生命终结。哈罗参与的其他研究还包含了列出8746颗北银极方向的蓝色恒星,并与威廉·雅各·鲁坦一起在1961年出版。他还应用了帕洛马山天文台的48吋施密特摄星仪三色影像技术在托兰特辛特拉天文台上。而他发现的天体至少有50个竟是类星体(1961年尚未宣布发现类星体)。哈罗在1956年公布了44个蓝色星系列表,成为亚美尼亚天文学家本杰明·马卡良和其他搜寻这类星系研究人员的前置作业。哈罗也发现了多个金牛T星、一个超新星、超过十个新星和一个彗星。哈罗对于墨西哥天文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力;不只是凭借他个人的天文研究,同时也促进新的天文机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在墨西哥定义了现代天文学研究,推动了不同方面的初始研究和建立一般性科学政策。1968年他和墨西哥记者埃琳娜·波尼亚托夫斯卡(波兰贵族、法国元帅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后代)结婚,育有三名子女 Emmanuel、Felipe、和 Paula。
相关
- 泡菜泡菜古称葅(zū),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卷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
- 核溶解核溶解(英语:Karyolysis)是因去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导致垂死细胞染色质物质的完全溶解。核溶解后细胞被伊红均匀的染色。经常在核破裂之后发生。主要是坏死的结果。细胞凋亡时核破
- 低血糖低血糖(英语:Hypoglycemia、low blood sugar)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特别是血浆中的,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一般是治疗糖尿病时的并发症,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并导致一系
- 直径在数学尤其是几何学中,直径是圆形的特性之一,是指穿过圆心且其两端点皆在圆周上的线段或者该线段的长度是最长的,一般用符号d或著Ø表示。在一般的度量空间(也就是定义了距离的
- 东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德语:Ostfrankenreich)为中欧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存在时间为843年至962年。843年,法兰克王国查理曼的三个后人,洛泰尔、日耳曼人路易及秃头查理签署《凡尔登条约》,共同
- 兽医产科学兽医产科学是兽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的繁殖,包括生殖系统的生理及病理及兽医产科临床实践。
- 洛泽尔省洛泽尔省(法文:Lozère)是法国朗格多克-鲁西永-南部-比利牛斯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48。5个海外省及大区
- 李惕碚李惕碚(1939年6月12日-),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学家。1939年出生在重庆市北碚,籍贯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
- 弗莱明·贝森巴赫弗莱明·贝森巴赫(丹麦语:Flemming Besenbacher,1952年10月4日-),出生于丹麦霍森斯的科学家,毕业及任职于奥胡斯大学,主要研究范畴为纳米科技。他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
- 组蛋白修饰组蛋白(英语:histone)是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与原核细胞中的碱性蛋白质,和DNA共同组成核小体结构。它们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作为DNA缠绕的线轴,并在基因调控(英语:Reg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