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世中期灭绝事件(英语:Middle Miocene disruption),又称中新世中期中断事件或中新世中期灭绝高峰期, 指的是大约发生在1,480至1,450万年前,也就是中新世中期的兰海阶(英语:Langhian)的时候,曾经有一波陆上与水中生物共同的灭绝高峰期。该次灭绝事件几乎在全球各地皆有发生,约有30%的哺乳动物在这段期间灭绝了。这次灭绝事件与中新世中期的气候变迁同时发生,但两者间的详细关联与影响至今仍不是很清楚。
这次灭绝事件的成因,主要有气候变迁、板块漂移、东非裂谷带(英语:African Rift Valley)抬升与陨石撞击事件等等可能的因素,其中前二者较无争议。在以下子题中,将分别叙述这几种可能因素的影响。
在中新世中期的大气中,曾有氧-18含量的增加。此现象在太平洋、南大洋与南大西洋等处皆有被发现。
约1,700至1,500万年前,全球平均气温大约比今天还要温暖摄氏4至5度,该段时期被称作中新世气候最佳期(Miocene Climatic Optimum,缩写为MCO)。但是,到了大约1,4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南极大陆冰盖形成,并使南大洋海冰进一步扩展。这一时期南极绕极流的形成和强化使南极区域的水体无法与较低纬度的温暖水体交流,使南极大陆处于一定程度的热隔绝状态而让周围海洋进一步变冷。另外,冰岛-法罗群岛海脊的沉没使北冰洋-挪威海水注入北大西洋,这可能使北大西洋深层水南下加入南极绕极流,为南极大陆带来了形成冰盖所需的降水。
与此同时,随着南极地区周围深层海水水温的下降以及南极东部地区的冰层显著增加,全球温度也开始下降。在1,407±5万年前至1,385±3万年前的这段期间,夏季平均气温至少降了8°C。东非裂谷带(英语:African Rift Valley)的火山活动可能加剧了气候变迁。在当时的欧洲,气候寒冷化与随之而来的栖地干燥化降低了犀牛的多样性,并造成来自美洲地区的三趾安琪马体积增大,演化成中华马属(英语:Sinohippus)。
气候变迁因素对特定陆块有较显著之效应。它也造成了一些较不适应寒冷环境的生物的灭绝,并以其他生物占有原灭绝生物的生态区位。有些生物则是因为其处之生态系因气候寒冷化而收缩,导致它无法再支持该族群的存续。
由于板块漂移,非洲-阿拉伯大陆与欧亚大陆在中新世接合,阻断了原先存在于两陆块间的海洋通道。这个新形成的陆桥使两边原先受到地理隔离的动植物得以互相接触与迁徙。陆桥的形成也使一些地区的某些属消失了,但有时那是因为它们透过陆桥迁徙到他处,尔后再随着新栖息地的变化而有族群的消长。类似情形在晚第四纪的东南亚也曾发生。此外,陆块的连接也引进了新的猎食者与竞争物种,造成了某些物种的灭绝或扩散。
中新世早期至中期的这段期间,是东非裂谷带(英语:African Rift Valley)的早期抬升期。在该段期间有碱性玄武岩与霞石岩(英语:Nephelinite)的形成。包括史蒂夫·韦布等研究者认为,东非裂谷带的火山活动可能加剧了当时的气候变迁,进而加剧该次灭绝事件的影响。但他同时也认为,这个事件虽然造成了部分地区的物种数量减少,但应不至于有全球性的影响。
在中新世中期的地层中,存在着铱元素浓度的异常现象,而这个现象的出现通常可归因于陨石等天体的撞击。另外,德国的讷德林根-里斯(英语:Nördlinger Ries)陨石坑(直径24公里)与邻近的斯德海姆陨石坑(英语:Steinheim crater)(直径3.8公里)经精确定年后,发现前者约在1,510±10万年前形成、后者则约在1,500±100万年前形成,皆接近此次灭绝事件之发生时期。另外,在冯恩格尔哈特(英语:Wolf von Engelhardt)等人在1987年的研究中,认为在里斯结构已知的所有岩石和松散沉积物中,只有这些中新世中期的砂岩可能是绿陨石(英语:moldavites)的母原料。
陨石撞击事件与火山喷发也造成了部分地区的物种数量减少,但史蒂夫·韦布等部分研究者认为,它们应不至于有全球性的影响。
在陆地上,许多生物在此事件发生期间灭绝。例如有两个属的鳄鱼(加伏特鳄属(英语:Gavialosuchus)和双犬齿鳄属(英语:Diplocynodon))在约1,350至1,400万年前灭绝了。此外,那些不适应更严重的气候和较劣质植物的动物们,如以生长茂密的树为食的巨型骆驼,在这段时期也濒临灭绝。适应较寒冷与草原化植被环境的动物们存活状态较好,但是许多偏好水果、柔软阔叶蕨类和灌木植物的食草动物则灭亡。有多种生物具备这种明显的模式。偏好食用低矮植物的马繁盛,同时偏好食用高大植物的马则灭绝。在早期骆驼之中,高冠齿(英语:hypsodont)种存活,而拥有较短牙齿的种类则消失。
除了陆地上的变化之外,海洋中也在此段时期形成了新的生态系。海藻林在此时首次形成,海獭等生活于此的生物也开始出现。但与此同时,曾生活在中新世早期至中期,分布于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区的剑吻古豚,也在中新世中期大量消失,并被其他后生的种类所取代。
距今百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