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朗罕氏巨细胞
✍ dations ◷ 2025-11-18 06:18:22 #朗罕氏巨细胞
朗罕氏巨细胞(英语:Langhans giant cells,又称Pirogov-Langhans cells,也译作:langhans巨细胞、朗汉斯细胞)是在肉芽肿组织下发现的一类多核巨细胞。它体积大,胞浆宽,着粉红色,胞核从十几个可达近百个并常沿边缘以马蹄形图案排列分布,由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融合形成。如类上皮的核,核染色质较疏松,核膜较厚,着紫红色。尽管在传统上它们的存在与肺结核有关,它们不是结核病所特有的临床指标,甚至不属于结核分枝杆菌病。事实上,无论病因如何,它们几乎都可以存在于各种形式的肉芽肿性疾病中。朗罕氏巨细胞是以德国病理学家 Theodor Langhans(1839-1915)命名。不应该与朗格汉斯细胞相混淆,朗格汉斯细胞是单核细胞衍生的单核表皮树突状细胞,以保罗·兰格尔翰斯命名。(兰格尔翰斯岛(也叫“胰岛”)也以保罗·兰格尔翰斯的名字命名)。有一篇研究论文表明,当激活的cd4+ T细胞和单核细胞结合时,其细胞之间的CD40-cd40L相互作用和随后的T细胞分泌干扰素γ会引起融合相关分子DC-STAMP (树突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的上调和分泌,形成朗罕氏巨细胞。在患有结节病的患者的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或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中经常发现朗罕氏巨细胞。
相关
- 汉他病毒汉坦病毒(Hantavirus),又译汉坦病毒,是本雅病毒目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汉他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的致命传染病,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
- 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门(学名:Chlamydiae)是一门细菌。它们的生长完全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进行,是专性寄生菌。衣原体原先多被归入衣原体属(Chlamydia),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目前根据系统发育树分
- 头孢唑啉头孢唑林(英语:Cefazolin,cefazoline 或 cephazolin),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病原细菌的抗细菌药,尤其针对蜂窝组织炎、泌尿道感染、肺炎、心内膜炎、败血性关节炎及胆道发炎(英语:bilia
- 烟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发作性嗜睡病发作性嗜睡症(narcolepsy,又名 猝睡症、渴睡症)是长期的神经失调(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其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能力下降。症状包括白天过度嗜睡(英语:Excessive daytime sleep
- 情感障碍情感障碍,亦称情绪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疾患,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IV TR) 中,对于诊断患疾的归类。此类患疾的特点在于人心情上的混乱不安。在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
- 杀菌药杀菌药(英语:bactericide agent/drug)是指具有能将细菌杀灭药效的抗菌药物。抑菌药是与杀菌药相对的一个概念。抑菌药与杀菌药的不同之处在于抑菌药通过抑制细菌增殖发挥药效,而
- The New Zealand Herald新西兰先驱报(英语:The New Zealand Herald)是在新西兰奥克兰发行的日报,由New Zealand Media and Entertainment所有,是新西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2006年达到20万份以上,到2014年12
- 银耳目见内文银耳目(学名:Tremellales),是真菌下属担子菌门银耳纲的一目。大部分腐生于木材,少数寄生于其他真菌。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担子具直或斜的隔膜,
- B35–B49ICD-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A00-A09)结核病(A15-A19)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A20-A28)其他细菌性疾病(A30-A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