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室优待条件

✍ dations ◷ 2025-11-09 11:08:51 #清室优待条件
《清室优待条件》,亦称《优待清室条件》,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政府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拟定的关于清朝皇室退位后的相关保护措施之协议文件。1911年10月革命党发动武昌起义,11月清朝的总理大臣袁世凯率领北洋军拿下汉阳,12月在英国使节朱迩典的促成下,袁世凯开始与革命党谈判,是为南北议和,革命党与北洋军达成协议,倘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将由袁世凯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月20日产出了《清室优待条件》,此时北洋军与革命党都希望清室退位,但遭恭亲王溥伟、辅国公载泽、觉罗良弼等强烈反对,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率北洋军将领四十余人联名发布电报要求清室退位,2月2日时已有五十位将领连署,故称《北洋五十将乞共和电》;2月4日,段祺瑞联合另外八名将领发出《乞共和第二电》,声言“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威胁京师与王公性命,终于使隆裕太后与摄政王载沣被迫接受条件。经过两方代表的协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1912年2月9日向清政府函送有关清朝皇帝退位的优待条件的修正案,12日由隆裕太后宣布,次日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正式灭亡,但是在内廷依然保持着一个清王朝残存下来的逊清皇室小朝廷。此优待条件于1924年在北京政变中被冯玉祥撕毁,冯玉祥控制的北京政府发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此后宣统帝不再被尊为皇帝。与其他国家皇室被推翻之后的遭遇相比,这份文件提出的条件非常优渥,其后民国政府一直遵守该文件。1924年冯玉祥将其改为《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修正后的文件仍比其他很多被推翻的皇室待遇要好。1912年2月12日宣布的《清室优待条件》内容如下: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如下: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将逊帝皇室逐出紫禁城时,以民国政府的名义、以逊帝自愿的理由发布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实际将原《清室优待条件》中保留“小朝廷”的条件废除。修正条文包括:

相关

  • 西兰岛西兰岛(丹麦语:Sjælland)是丹麦本土第一大岛(7031平方公里,世界第95名),分别被大贝尔特海峡和厄勒海峡将其与菲英岛和斯科讷地区分隔。借由大贝尔特桥与菲英岛相连结,和厄勒海峡大
  • 艾德华·威尔森爱德华·奥斯本·威尔森(英语:Edward Osborne Wilson,1929年6月10日-),美国昆虫学家、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他尤其以他对生态学、演化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的研究而著名。他的主题研
  • 以人名命名的常数以人名命名的常数指以对该常数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数学家、科学家或其他人,或该常数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常数。例如:毕达哥拉斯常数、普朗克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等。有些常数
  • 海军部海军部是负责海军事务的国务政府机构,部门首长称作“海军部长”或“海军大臣”,一般为文职人员,但部分场合下由海军将领出任。当今大部分国家已不设有独立的海军部门,而是以国防
  • 物理冶金学物理冶金学(Physical Metallurgy)指的是利用物理学原理,例如热力学(Thermodynamics)、电学(electricity)等,非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提炼金属或是改变金属材料性能的学门,归属在材料科学领
  • 毗湿奴派毘湿奴派(Vaisnava dharma,英语:Vaishnavism),又写为毗湿奴派,印度教的主要分支之一,与湿婆派、飒刻昙派等传统并列。以崇拜毘湿奴及其十大化身为主要信仰,特别是黑天。他们的信仰中
  • 第四代奥斯塔公爵埃莫恩托米斯拉夫二世(Tomislav II.,1900年3月9日-1948年1月29日),原名艾蒙内·罗伯托·玛尔格利塔·玛利亚·朱塞佩·迪·托林诺·迪·萨伏依(Aimone Roberto Margherita Maria Giusepp
  • 内政部营建署内政部营建署(简称营建署)是中华民国内政部附属机关,为中华民国国土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之最高主管机关。营建署同时也是各国家公园的主管机关,由国家公园组负责掌管。依照《内
  • 贝德诺尔茨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Johannes Bednorz,1950年5月16日-),德国物理学家,因在发现陶瓷材料中的超导电性(高温超导)所作的重大突破,与卡尔·米勒共同获得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50
  • Amaryllis孤挺花属(Amaryllis) 是石蒜科孤挺花族孤挺花亚族(Amaryllidinae)的唯一一个属,是一类小型开花植物,下共二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原产于南非西开普的南非孤挺花(Amaryllis bellado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