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洛士式胜利

✍ dations ◷ 2025-08-26 14:46:40 #皮洛士式胜利

皮洛士式胜利(Pyrrhic victory)是一句西方谚语,意思为代价高昂之胜利。即中文语境中的惨胜。

皮洛士(前319年至前272年)是伊庇鲁斯国王,罗马共和国称霸亚平宁半岛的主要敌人之一。前281年,位于意大利半岛底部的希腊城邦塔林敦因与罗马共和国开战,而向亚德里亚海对岸的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求援。后者率领一支由2.5万名步兵和约20头战象组成的大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这是罗马人第一次面对来自意大利以外的外国军队。

前280年春,双方在赫拉克利亚战役中进行了第一次较量。战斗过程中,罗马军团的组织和战斗能力并不比对方的马其顿方阵逊色,因而抵挡住了对方的正面步兵进攻。而侧翼则是罗马人不擅长的骑兵对阵对方的骑兵及战象的凶猛冲击,刚一交战便抵挡不住溃败下去。失去侧翼保护的罗马军团伤亡惨重,伤亡7000人,被俘2000人。而皮洛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约4000人。

前279年,双方又在阿斯库路姆附近开战。皮洛士依靠有利地形和战象的帮助再一次打败了罗马人。此役,罗马伤亡6000人,而皮洛士也再次付出了伤亡3550人的沉重代价,其中还包括他的一些重要将领及好友。

皮洛士在两次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而且伤亡也比罗马人少。但是罗马人能够在战斗结束后马上补充兵员,而海外作战的皮洛士却迟迟得不到兵力补充,故而两次胜利并未给罗马人以致命打击,罗马人士气依然高涨。相反,这样的胜利却为日后皮洛士的失败埋下了隐患。无怪乎,在阿斯库路姆战役后,当有人向皮洛士祝贺时,他不无伤心地说:“再来这样一次胜利,我自己也完了。”(希腊语:Ἂν ἔτι μίαν μάχην νικήσωμεν, ἀπολώλαμεν.)

由此,“皮洛士的胜利”也就成了代价惨重的胜利的代名词。

以下战争或战役通常被认为是属于“皮洛士的胜利”:

虽然“皮洛士的胜利”通常都被用于战争。但是,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政治、法律、体育等领域,用以形容类似的代价高昂的胜利。

相关

  • 呋喃苯胺酸呋塞米(Furosemide),市面常见的商品名为来适泄锭(Lasix),系一种用来治疗因心脏衰竭、肝硬化或肾病变引起的水肿,也可治疗高血压的药。使用剂量依人而定,可以经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口
  • 芝麻芝麻(学名:Sesamum indicum),别名胡麻、脂麻、油麻,是胡麻科胡麻属植物。虽然它的近亲在非洲出现,但品种的自然起源仍然未知。它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在温带地区也有种植,比如中
  • 阿尔达比勒阿尔达比勒(波斯语、阿塞拜疆语:اردبیل)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阿尔达比勒省的省会和最大城市,是波斯萨非王朝始祖谢赫·萨非丁·阿尔达比利的出生地。
  • 远流出版公司远流出版公司,全名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流,为台湾相当著名之大出版社。1975年王荣文创办独资商号远流出版社,1981年2月24日改组为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UTCUTC±00:00与下列时区相同:注意:注意:
  • 安娜·彼得罗芙娜安娜·彼得罗芙娜·罗曼诺娃(俄语 :Анна Петровна; 1708年1月27日-1728年3月4日)是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和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大女儿。她的妹妹伊丽莎白·彼得罗芙
  • Let it beat!“Let it beat!”是日本的音乐团体AAA的第9张单曲。2006年8月30日由avex trax发售。
  • 仇士华仇士华(1932年7月5日-),江苏如皋人,中国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幼时在赵园小学读小学,后考入励志中学进行初中学业,1947年转入南通县
  • 卡迪亚·萨瓦滴蓬卡迪亚·萨瓦滴蓬(泰语:ขัตติยะ สวัสดิผล,拉丁化:Khattiya Sawasdipol,1951年6月2日-2010年5月17日)是泰国反独裁民主联盟(即红衫军)的领袖及军师。在2010年曼谷的示
  • 大贝勒多讷峰坐标:45°10′16″N 5°59′30″E / 45.17111°N 5.99167°E / 45.17111; 5.99167大贝勒多讷峰(法语:Grand pic de Belledonne),是法国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南部,由伊泽尔省负责管辖,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