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沙漠气候

✍ dations ◷ 2025-11-21 18:53:26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其中热带干旱气候又称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纬度30度附近的大陆西岸和中部,具体地区有:撒哈拉、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智利北部等地。1、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在15摄氏度以上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常年受副高或干燥的信风控制,天气晴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2、终年降水稀少,最多雨月降水在50毫米以下原因:常年受副高或干燥的信风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西岸常有凉流流经,其上空湿度较低;下垫面常为沙漠戈壁,实际蒸散量小。3、气温日较差大,白天最高气温可达38摄氏度左右,日出前后最低气温可在0摄氏度以下原因:大气水气含量小,常年受副高或干燥的信风控制,天气晴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白天增温很快;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弱,热量极易散失。条件:年雨量在250毫米至750毫米之间本区位于副热带夏干气候和热带干湿季气候之间,越接近于副热带夏干气候或热带干湿季气候则降水越多。接近副热带夏干气候区则冬半年有一短暂的时期受西风带影响而降水偏多,而接近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则夏半年有一短暂时期受热带海洋气团或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偏多。西岸寒流地区多雾但降水仍稀少。日较差相对热带干旱气候要小。 代表城市:秘鲁利马。远离赤道低压带和西风带,终年受副高或干燥的信风带控制,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降水极为稀少,一般来说年雨量小于126毫米。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是因地处中纬度的内陆地区,距海洋遥远使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而形成;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则是因地处回归线附近大陆中、西部,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难以形成降水而形成。主要为热带沙漠。制约本区农业的因素为灌溉水源,在局部灌溉水源较丰富的地方有灌溉农业发育。本区常见灌溉水源类型:地下水出露点、客河河谷。常见农作物:枣椰、棉花等亚洲东亚 · 东南亚 · 南亚 · 中亚 · 西亚/西南亚 · 北亚/西伯利亚  · 东北亚 其他:近东 · 中东 · 远东 · 东亚岛弧 · 东印度 · 印度次大陆非洲文化地理:阿拉伯非洲 · 黑非洲(拉丁非洲) 自然地理:北部非洲/撒哈拉以北非洲 · 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部非洲 · 中部非洲 · 西部非洲 · 南部非洲) 其他:东北非洲、西北非洲、大中东地区欧洲自然地理:东欧 · 西欧 · 南欧 · 北欧 · 中欧其他:东南欧/巴尔干地区 · 欧俄美洲自然地理:北美洲 · 南美洲政治地理:北美 · 拉丁美洲(中美(中美洲 · 加勒比地区) · 南美)文化地理:盎格鲁美洲/英语美洲 · 拉丁美洲(伊比利亚美洲 · 西班牙语美洲) · 中部美洲大洋洲澳洲:澳大利亚澳大拉西亚 · 美拉尼西亚 · 密克罗尼西亚 · 波利尼西亚极地北极地方 · 南极洲/南极地方其他环太平洋地区/亚太地区 · 独立国家联合体地区 · 阿拉伯地区 · 环地中海地区 · 高加索地区大洋世界大洋  · 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 北冰洋 · 南冰洋气候区热带:热带雨林 · 热带莽原 · 热带草原 · 热带沙漠 · 热带季风 亚热带:副热带湿润/夏雨型暖湿 · 副热带季风 温带:温带海洋性 · 温带大陆性 · 温带地中海型 · 温带草原 · 温带沙漠 · 温带季风 副温带: 寒带: 极地气候 · 副极地气候(苔原气候 · 冰原气候) 副寒带: 其他: 高地气候 · 丘陵气候 · 平原气候 · 盆地气候 · 台地气候生物分布区新北界  · 古北界 · 埃塞俄比亚界 · 东洋界 · 澳新界 · 新热带界 · 南极界

相关

  • 血液循环循环系统(英语:circulatory system),也称为心血管系统(英语:cardiovascular system)或血管系统(英语:vascular system)是负责血液循环,在细胞间传送养分(如氨基酸及电解质)、氧气、二氧化
  • 图林根州图林根自由州(德语:Freistaat Thüringen)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面积16,200平方千米,在联州中列第十一位;人口245万,列第十二位。首府为爱尔福特。图林根绿色植被覆盖良好,加之位
  • 脂肪肉瘤脂肪肉瘤(英语:Liposarcoma),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在深层软组织(如腹膜后或大腿内侧)异常增生导致的癌症。 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显微观察显示其与普通脂肪细胞类似。脂肪肉瘤
  • 肌腱腱(或称肌腱)是一坚韧的结缔组织带,通常将肌肉连接到骨骼,并可承受张力。腱类似韧带和筋膜,都是由胶原蛋白组成;不过,韧带是连接骨骼,而筋膜则连接肌肉。肌腱与肌肉一起作用产生动作
  • 氯化氰氯化氰(Cyanogen chloride)是由氰与氯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容易凝结无色剧毒气体。氯化氰由氰化钠和氯气反应得到。氯化氰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并曾一度提出用于化学战。它接触眼
  • 卡尔·萨根卡尔·爱德华·萨根(英语:Carl Edward Sagan,1934年11月9日-1996年12月20日),美国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幻作家,和非常成功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
  • 微观进化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Hsub2/subXeOsub4/sub氙酸(化学式:H2XeO4)由三氧化氙溶于水得到,是很强的氧化剂,用在有机合成中,易爆炸性分解为氙、氧气和臭氧。鲍林在1933年预测了氙酸的存在。
  • 巴尔米拉环礁巴尔米拉环礁(英语:Palmyra Atoll,/pælˈmaɪrə/)是美国的海外领地,面积11.9平方公里,无常住居民。巴尔米拉环礁几乎位于太平洋的正中央,位于莱恩群岛北部、金曼礁以南,在夏威夷群
  • 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称“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 of the 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现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摩亨佐-达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