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

✍ dations ◷ 2025-05-15 10:31:42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英语:Medicinal chemistry),简称药化,是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对药物结构和活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发现、修饰和优化先导化合物,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及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研究药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药物化学的任务包括: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活性间的关系(构效关系);药物化学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阐明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鉴定药物在体内吸收、转运、分布的情况及代谢产物;通过药物分子设计或对先导化合物的化学修饰获得新化学实体创制新药。19世纪以前的药学作为商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一些天然来源的药物,直到19世纪开始人们从一些天然药物中陆续分离出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从鸦片中分离出镇痛药吗啡、从颠茄中分离出抗胆碱药阿托品、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药奎宁等),以药物分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药物化学开始从原来的药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随着包括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在内的众多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药物分子结构的认知更加清楚,对药物结构和药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清晰,并产生了解释药物药理作用机理的众多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开始对有生理活性的天然来源的药物分子结构进行修饰改造。同时,有机化学尤其是有机合成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轻松合成较复杂的分子,人们对药物分子改造的设想也得以实现,并使得合成药物取代了天然来源的提取药物成为人们主要应用的药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一些疾病机理的了解更加清楚,可以对生物大分子和药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计算模拟,定量分析药物的结构和活性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Hansch和藤田创立了基于二维定量构效关系的Hansch方法,标志着药物化学进入了合理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的阶段,现在的药物化学家可以借助高性能计算机的帮助,定量地预测某一药物分子结构的生理活性,有目标地设计药物分子。

相关

  • 国际科学词汇ISV(英语: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vocabulary)指国际科技词汇或国际通用科技词汇,指的是欧洲语言为了科技术语的统—及科技术语的单义性,以吸收外来词为方法,以术语国际化为目标
  • 头孢泊肟酯头孢泊肟酯(英语:Cefpodoxime Proxetil),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 它对绝大多数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阳阴性的生物都有作用,除了绿脓杆菌、肠球菌和脆弱拟杆菌(英语:Bacteroides fra
  • 树脂在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树脂是植物或合成来源的固体或高粘度物质,通常可被转化为聚合物。 树脂通常是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本文重点介绍天然树脂。植物分泌树脂以保护其对
  • 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英语: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为SEM),简称扫描电镜,是一种电子显微镜,其通过用聚焦电子束扫描样品的表面来产生样品表面的图像。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
  • 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是指自然栖息地无法维持现有物种,导致栖息地的生物流离失所或灭绝的过程,使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破坏栖息地普遍是为了获取天然资源、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而清理栖息地
  • 兔热病兔热病(拉丁语:Tularemia),又称野兔病(rabbit fever)、鹿蝇热(deer fly fever)、大原病(Ohara's fever)、法兰西斯氏病,一种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通传染病。病原为土伦病法兰西斯氏
  • 古生代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542±0.3百万年(Ma),结束于251±0.4Ma。古生代是显生宙的第一个代,上一个代是元古宙的新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
  • 华尔街坐标:40°42′23″N 74°00′34″W / 40.70639°N 74.00944°W / 40.70639; -74.00944华尔街(英语:Wall Street)是一条位于美国纽约市下曼哈顿的狭窄街道,西起百老汇三一教堂,向东
  • 岛屿地区岛屿地区(Insular area)特指那些其不属于美国五十州以及联邦特区的美国领土。因为这些有人居住的岛屿地区,是非合并建制领土,所以这些地区本土出生的居民不被美国宪法承认为美国
  • 小杆目见内文小杆目(学名:Rhabditida)是色矛纲色矛亚纲的一个目。截至2018年3月7日 (2018-03-07),本目包括以下五个分类单元:本目包括下列各个总科:以下为部分在本目之下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