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蓖麻毒素
✍ dations ◷ 2025-04-04 11:25:18 #蓖麻毒素
结构 / ECOD结构 / ECOD蓖麻毒蛋白(英语:Ricin)是从蓖麻籽中所萃取出来的一种毒性蛋白质,几乎对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杀伤作用。蓖麻毒蛋白的纯品是一种白色粉末或结晶体,无味,可溶于稀酸或盐类,不溶于苯、甲苯、乙醇、乙醚、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干热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蓖麻毒蛋白存在多种类型,如结晶型、B-型、D型、E型、T3型、G型等,不同类型的蓖麻毒蛋白毒性不尽相同,其中以D型的毒性最大。此种毒素对人类的平均致死量为0.2毫克,但也有一些文献记载的剂量较高。蓖麻毒蛋白具有糖苷酶活性,作用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RNA,使其降解,从而阻止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胞的死亡,进而对生物体造成伤害。研究显示,8颗蓖麻种子的毒素可对一名成人产生毒性。不过在已知纪录中,因摄取植物种子而死亡的案例并不多见。此外,自然界中还存在某些类似蓖麻毒的毒素,例如鸡母珠中的鸡母珠毒素(Abrin)。蓖麻毒蛋白在吞咽、注射以及吸入等情形下具有毒性。中毒症状则依接触量与接触方式而有所不同。吸入蓖麻毒者可能在8小时后才会产生中毒症状,首先出现呼吸窘迫、发烧、咳嗽、恶心与胸闷,之后大量出汗并造成肺水肿,最后可能在低血压及呼吸衰竭中身亡。吞咽者则可能在6小时内出现症状,其中包括带血呕吐与腹泻,并使中毒者脱水,几天后可能因为器官衰竭而死亡。由于中毒后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症状,而且许多症状类似其他疾病,因此当中毒者得知自己中毒时常为时已晚。若是中毒者在3到5天之后仍未死亡,则通常会康复。目前并无任何蓖麻毒专用的解毒剂,不过已经有疫苗发展出来。此外也可使用对症疗法及支持疗法进行救治。根据中毒方式,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帮助呼吸、透过注射方式将液体注入静脉,以及针对中毒产生的癫痫与低血压进行治疗,或是利用活性碳洗胃。如果是眼睛接触,则以清水冲洗。蓖麻毒蛋白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糖蛋白。包含两条具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链,分别重约30kDA,两蛋白质链之间以双硫键相连。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不同长度的糖分子支链接合于其上。两条蛋白质链如下:蓖麻毒蛋白的分离纯化工艺主要可以分为两步完成,一是蓖麻毒蛋白的粗提取,二是蓖麻毒蛋白的提纯。根据蓖麻毒蛋白可溶于稀酸或者盐溶液的性质,一般采用稀酸或者盐溶液来提取蓖麻毒蛋白。Nicosion等采用PBS缓冲体系进行抽提并用硫酸铵进行盐析,此方法被广泛采用。蓖麻毒蛋白的纯化工艺主要利用蓖麻毒蛋白对D-半乳糖的特异性结合性质,采用Sepharose(英语:Sepharose4B(6B))琼脂糖凝胶进行亲和层析,并使用D-半乳糖溶液进行洗脱制得蓖麻毒蛋白的纯品。蓖麻籽中含有35~57%的蓖麻油,会对蓖麻毒蛋白的分离纯化过程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生产中需要进行除油。一般方法是将蓖麻籽进行压榨,然后用乙醚等有机溶剂进行萃取除油。美国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蓖麻粗毒的潜在军事用途,当时的构想包括以爆炸法分散蓖麻粗毒,或是将其包覆于弹药外壳。研究后来并没有充分进行;而在子弹或炮弹外壳包覆毒素的途径,则违反了1899年的海牙公约。到了二次大战时期,美国、英国与加拿大开始研究蓖麻毒素与集束炸弹配伍后的战斗效果,并证明35%的蓖麻粗毒-四氯化碳悬浮液系最佳载荷。不过经过测试之后,他们发现其经济效益比使用光气更差。蓖麻毒蛋白可经呼吸道吸入导致人员中毒,但作用缓慢;在沙林、VX等已能大量生产的条件下,蓖麻毒素作为毒剂应用的可能性不大,然而对工业水平不高而原料丰富的国家而言仍可考虑用作战剂。苏联特务机关KGB在冷战时期曾将蓖麻毒用来作为生物武器。1978年9月7日,保加利亚异议人士乔治·马可夫在英国伦敦被保加利亚秘密警察以伪装成雨伞的特种枪械击中,在高压气体的驱动下,封有0.45mg蓖麻毒蛋白的铱金小球得以侵入目标体内,从而使马可夫中毒,并于3天后身亡。他的死因是在验尸之后才为人所知,可能的凶手是保加利亚的秘密警察,而毒素可能来自KGB的支援。在稍早,一名苏联异议人士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也曾在与KGB探员接触之后出现类似于蓖麻毒中毒的症状。在1972年的生物武器公约及1997年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中,蓖麻毒皆被收录于附表1化学品(schedule 1)列管名单当中。蓖麻毒或其他相似毒素称为免疫毒素(immunotoxins),由于这类蛋白质一方面可以和细胞膜上特定分子结合,一方面又能进入细胞中抑制蛋白质合成,因此具有用来辨识、侵入并杀死特定细胞(如癌细胞)的可能性。由于可以辨识特定细胞,使这一类的蛋白质不会有传统化学治疗缺乏专一性的缺陷。除了癌症之外,也有用来治疗病毒或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而且这类毒素在生产上较为便宜。蓖麻毒本身与单克隆抗体(可用来作为蛋白质对特定类型细胞的辨识依据)的结合相当有效,且对多种类型的淋巴瘤与白血病具有医疗上的活性。不过其使用剂量会因为一种称为血管渗漏症候群(vascular leak syndrome)的副作用而有所限制。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
相关
- 毒物毒物是对生物造成不适反应的物质的总称。毒物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因种类不同各异,不适反应的类型以及程度也各不相同。另外对于有的生物来说具有毒性而对于别的生物来说无毒的
- 致死量致死量(英语:lethal dose、简写为 LD)是指特定物质或是辐射可造成死亡的量。对于不同的动物,或是其他条件差异(如年龄、健康状态等)而言,同一物质所能致死的量并不一定。这些数值多
- 耳部耳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八个(六划的则为第十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耳部归于六划部首。耳部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多毛症先天性遗传多毛症(hypertrichosis)是一种返祖现象,患者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全身就长满了乌黑而坚硬的毛,有如传说故事中的狼人,因此又称狼人综合症,但身体其他状况与常人无异,智力发育
- 泼尼卡酯泼尼卡酯是一种新型外用药物,属于皮质类固醇,其药效与皮质醇类似。和其他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如倍他米松)相比,重复使用泼尼卡酯不会很快导致皮肤萎缩。皮质类固醇向来是治疗皮肤病
- 开放阅读框架开放阅读框(英语:Open reading frame;缩写:ORF;其他译名:开放阅读框架、开放读架等)是指在给定的阅读框架中,不包含终止密码子的一串序列。这段序列是生物个体的基因组中,可能作为蛋
- 凝胶凝胶(英语:gel,来自拉丁语 gelu—寒冷、冰,或 gelatus—冻结、不可动)是一种固体的、类似果冻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很柔软,也可以很坚硬。凝胶是一种充分稀释的交联系统,在稳定状态
- 食品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日益关注的一个议题。中国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以及苹果等,而主要畜产品有猪肉、牛肉、牛奶以及
-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德语:Romantik;法语:Romantisme;英语:Romanticism)是开始于18世纪德国的艺术、文学及文化运动,发生于1790年工业革命开始的前后。浪漫主义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
- 毛发毛发是由皮肤中的毛囊长出的毛,属于丝状的蛋白质物质(英语:protein filament)。毛发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之一。毛发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英语:Biomaterial),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