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酸
✍ dations ◷ 2025-08-22 17:24:01 #苹果酸
苹果酸即2-羟基丁二酸,是一个二羧酸,化学式为C4H6O5。分子中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因此有两种旋光异构体和一种外消旋体。它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之一,由反丁烯二酸水合生成,继续氧化得到草酰乙酸。存在于苹果、葡萄、山楂等果实中,苹果酸首先从苹果汁中分离出来,是苹果汁酸味的来源,并因此得名。它也用作食品添加剂。保罗·瓦尔登发现构型翻转现象时,使用的化合物是苹果酸。他用三氯化磷在醚中处理(-)-苹果酸,得到了(+)-氯代苹果酸,再用氢氧化银(新制氧化银)处理得到了(+)-苹果酸;同样,他发现用三氯化磷处理(+)-苹果酸也可得到(-)-氯代苹果酸,再用氢氧化银处理得到了(-)-苹果酸。从此他发现了使苹果酸发生构型翻转的实验方法。与发烟硫酸作用,苹果酸发生自缩合反应得到吡喃酮的衍生物香豆酸:
相关
- 克林霉素克林霉素(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Clindamycin /klɪndəˈmaɪsɨn/)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中耳炎、骨骼或关节感染、骨盆腔发炎感染、链球菌咽炎、肺炎、心内膜炎等多种感染;有时也会
- 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又名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衍生的脂蛋白化合物在肺泡内异常聚积,干扰肺部正常的气
- 表位抗原表位(英语:antigenic epitope),简称“表位”,也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指抗原表面上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抗原表位可被免疫系统(尤其是抗体、B细胞
- 毒性毒性(英语:Toxicity)是毒物的化学分子或化合物到达生物敏感部位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毒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 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英文:Gram Positive)是能够用革兰氏染色染成深蓝或紫色的细菌,而革兰氏阴性菌不能被染色(通常染作红色以对比)。它们细胞壁中含有较大量的肽聚糖,但经常缺乏革兰氏阴
-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是指一次在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人体左、右心室的搏出量基本相等,一个正常成年人在安静时的搏出量一般在60~80毫升之间。搏出量等
-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脊椎动物的皮肤系统最下层。在皮下组织中发现的细胞类型是纤维母细胞、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皮下组织源自中胚层,在节肢动物中,皮下组织指的是分泌几丁质的表皮细胞
- 底物底物(英语:substrate)在生物化学领域指参与生化反应的物质,可为化学元素、分子或化合物,经酶作用可形成产物。一个生化反应的底物往往同时也是另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
- 先天性挛缩细长指先天性挛缩细长指是一种遗传病,其症状包括多发性关节的先天挛缩、细长的手指与脚趾、脊柱侧弯或后凸、骨质减少、胸部及脸部变形、肌肉发育不良等。其发生率为1/2,但只会在父
- 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署本部:10634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三段140号 台北业务组:10041台北市中正区公园路15-1号5楼 北区业务组:32005桃园市中坜区中山东路三段525号 中区业务组:40709台中市西屯区市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