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胞浆菌病

✍ dations ◷ 2025-10-29 00:27:22 #组织胞浆菌病
组织胞浆菌病 (学名: Histoplasmosis ) 是由真菌Ajellomyces capsulatus 引起的疾病。通常借由呼吸道造成免疫系统部正常之肺部疾病 。 对大多数人为轻微疾病,但也有些病例会蔓延到其他器官或骨骼,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致命。组织胞浆病菌在艾滋病患者中很常见,因为其免疫力受到HIV病毒影响所抑制。此病原存在于土壤中,特别是含有蝙蝠及鸟禽粪便之土壤,从挖掘或施工中破坏受污染土壤而释放孢子,人类吸入后会沉积到肺部感染,但人与人之间不会互相传染。如果感染组织胞浆菌病,症状会在接触后3至17天内开始。组织胞浆菌病的急性期特征为一般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或流感,大多数受感染的个体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胸部X光检查结果在40-70%的病例中是正常的。 慢性组织胞浆菌病病例可能与结核病相似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影响多器官系统,除非得到治疗否则致命.在没有适当治疗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免疫受损的个体中,可能出现并发症。包含复发性肺炎、呼吸衰竭、肺血管阻塞、淋巴结纤维化等病症。在病变愈合后,坚硬的钙化淋巴结会侵蚀气道壁,引起咳血。Histoplasmosis capsulatum 生长在被鸟或蝙蝠粪便、鸟粪所污染的土壤中。这种真菌具有二型性,在环境中(37°C以下)以褐色菌丝体型态存在 ,在人类体上(体温37°C以上)会以酵母型式存在。 组织胞浆菌病不具有传染性,但通过吸入来自受污染土壤或鸟粪中的分生孢子达肺泡感染。在肺泡中,巨噬细胞摄取这些小分生孢子。而分生孢子在吞噬体中以酵母型态内存活并繁殖,借由巨噬细胞在淋巴循环中传播到不同器官。大多数免疫活体个体中组织胞浆菌病可在没有任何治疗的情况下痊愈,但若病情严重可使用抗真菌药物来治疗,典型治疗方式为先用两性霉素B 然后在口服伊曲康唑 。在重症病例中伊曲康唑治疗至少需要持续一年,而在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中,治疗6至12周就足够了。组织胞浆菌由Samuel T. Darling于1905年发现 ,但在20世纪30年代才成为一种普遍的感染的流行病。在此之前,许多组织胞浆菌病病例被错误地诊断为结核病, 患者因而错过治疗反而被关进结核病疗养院被二次感染。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

相关

  • 过敏及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弥漫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奶酪
  •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本分类名称尚未确定,目前根据伯杰氏手册暂称为异常球菌-栖热菌门。本门包括一些能抵抗严酷环境的球状细菌,分为两个目。异常球菌目只有一个属,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包括几个耐
  • 单细胞生物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及繁殖等活动。地球上最早
  • 单链RNA反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内质网内质网(英语: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由膜围成的隧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实际上内质网是膜被折叠成一个扁囊或细管状构造,可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
  • 遗传遗传(英语:Heredity),俗称随根,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遗传学是研究此一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物
  • 出生率在人口统计学中,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CBR)的定义是每年、每一千人当中的新生人口数,可以数学式表达为:C B R = n
  • 亚甲蓝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甲烯蓝、瑞士蓝(Swiss blue),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为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