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夜行

✍ dations ◷ 2025-08-05 23:04:55 #日本传统,日本妖怪,民俗学,日本传说

百鬼夜行(ひゃっきやぎょう、ひゃっきやこう)是流传在日本民间传说中出现在夏日夜晚的妖怪大游行,也是著名妖怪绘师鸟山石燕一系列的妖怪绘卷(参见画图百鬼夜行:115)。当代因日本奇幻作家梦枕獏的小说《阴阳师》系列以及日本漫画家今市子的漫画《百鬼夜行抄》,使得这个名词开始在华文地区流行,衍生出许多同人志以及奇幻创作,如:今市子的百鬼夜行抄、绿川幸的夏目友人帐和椎桥宽的妖怪少爷、妖怪手表中的百鬼姬一角命名来于此。


日本的平安时代:54,是一个幽暗未明,存在着人类和妖怪两者的时代,妖怪住的地方,和人类所住的地方,其实空间上是重叠的,只是人类在白天活动,妖怪们则是在晚间出现。:68这样的感觉,可以在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椎桥宽作品《妖怪少爷》中看到,白天沓无人迹的主题乐园,虽已成为荒墟,但一到了夜晚,华灯初上,妖怪们纷纷出现,饮食街,温泉乡,妖怪们出没的夜晚,过着如同人类一般的夜生活,好不热闹。那个时代里,在京都,到了夜晚来临,整条路空无一人,这时候会出现许多奇形怪状的妖怪,像是庙会的行列一般,带着狰狞的面孔,走在大路上,人称“百鬼夜行”,有的像是破掉的茶壶、锅碗瓢盆成群结队地在夜晚的街道游行,据说亲眼目睹的人会遭受诅咒无缘无故地丧命。:109

百鬼夜行的现象,多少反映了锁国时期以前日本的社会状况,由于海外贸易兴盛,从国外运来的手工艺品充斥,因此人们开始不懂得爱惜东西的社会现况,老一辈的人因为物资缺乏,总是抱持着惜物的观念,并且认为百鬼夜行的现象,是付丧神的来到人间捣乱,一直到室町时代付丧神的概念才渐渐地成形。:104

付丧神是借由环境的阴阳之变,使器物化身成自然界的鬼魅到人间来作乱。尽管人们在一开始,对于付丧神感到无比的恐惧,但是不久之后,人们却将付丧神当做是一种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大大地降低了原先所拥有之令人敬畏不已的神秘感。

不过,当时的人们,很害怕看到这些妖怪们,所以都紧闭门窗,安然地进入梦乡。只有那倒霉的夜归人,会遇上这群妖怪的行列,如果口中念诵经文:54或是咒语,用松枝在黑暗中探路,据说妖怪就不会欺身害人,即使妖怪已经接近你,也不会让你看见他们的身影,不过,拥有通灵能力的贵人或是少年,才会看得见百鬼夜行的景象,而且也不致遭受到祸害。

为了驱邪纳福,因此在每年立春的前一天。这一天叫做“节分”。长年使用不要的器物必须丢到屋外,用火烧掉它,以免有妖怪作祟。所以才会有除夕大扫除的习惯流传下来,这个仪式就是“除旧布新”:38。不论在寺庙还是在每个家庭都举行一种叫做“撒豆驱鬼”的活动。它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即一种过年活动。现在举行撒豆驱鬼活动时,在寺庙中,一般都是处于本命年的男人担当撒豆驱邪的任务。人们相信吃了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多的豆子就能在这一年平安无病,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捡这种豆子。而在每个家庭里,没有专门规定撒豆子的人,往往由父亲戴上鬼的面具担当鬼的角色,孩子们向“鬼”撒豆子,这时候人们异口同声地喊“鬼出去,福进来!”场面显得十分热闹。虽然这时候,外头的气温还很冷,但是从这种热情洋溢的呐喊声中,人们还是能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氛。:35

相关

  • D50–D77ICD-10 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为WHO整理的各类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营养性贫血 (D50-D53)溶血性贫血 (D55-D59)再生障碍性
  • 植物表皮表皮(英语:epidermis,来自希腊语:επίδερμίδα)是单层的细胞群,覆盖了植物的叶、花和茎。它形成了植物和外界环境的界线,表皮承担多重功能,如防止水的流失,调控气体交换,分泌
  • GABAsubB/sub受体γ-氨基丁酸β受体(又名GABABR)是代谢型γ-氨基丁酸(GABA)跨膜受体,其通过G蛋白与钾通道连接。在动作电位结束时,钾浓度的变化使细胞超极化。GABAB介导的IPSP的翻转电位为-100mV,其
  • 库克县库克县(Cook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南部的一个县。面积60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771人。县治艾得尔(Adel)。成立于1918年11月5日,县名纪念代表该
  • 国立巴黎歌剧团国立巴黎歌剧团(法语:Opéra national de Paris)是法国具代表性的歌剧、芭蕾舞演出团体之一。主要演出场地是巴黎歌剧院和巴士底歌剧院。国立巴黎歌舞团成立于1669年,是世界上最
  • 马萨诸塞州行政区划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共有14个县,其中的8个县没有自己的政府,只有5个县拥有自己的独立政府,分别是巴恩斯特布尔县、布里斯托尔县、杜克斯县、诺福克县和普利茅斯县。而楠塔基特县则
  • 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强氧化剂,紫红色晶体,可溶于水,遇乙醇即被还原。常用作消毒剂、水净化剂、氧化剂、漂白剂、毒气吸收剂、二氧化碳精制剂等。1659年被约翰·格劳勃发现。医
  • 谢普塞斯卡弗谢普塞斯卡弗(英语Shepseskaf)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的国王(约公元前2503年—约公元前2498年在位)。作为儿子继承了父王的王位。他的名字意思是“灵魂高贵。”他打破传统,在萨
  • 奥格·玻尔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语:Aage Niels Bohr,1922年6月19日-2009年9月9日),丹麦核物理学家,因“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
  • 岛原之乱岛原之乱(1637年—1638年 寛永14年10月25日)是江户时代初期发生的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揆(人民起义),也是幕府时代结束前的最后一场内战,亦可称为岛原天草之乱、岛原天草一揆,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