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陷阱

✍ dations ◷ 2025-07-19 11:44:45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英语:liquidity trap),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概念,又称凯恩斯陷阱。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流动性陷阱是指一个当货币政策完全没法刺激经济的情况,无论降低利率抑或增加货币供应量也没有作用。典型的流动性陷阱在当预期经济不景气出现(例如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发生战争),使持有流动资产的人不愿意投资。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最先提出来的。凯恩斯曾指出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此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利率再也不会下降。即使是利率低得接近于零,也不能够使银行贷款、商业投资、消费真正运作起来。利率太低,人们宁愿持有现金,最后扩张性货币政策失去了作用。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

在原本概念中,流动性陷阱发生在完全弹性的货币需求(即货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的情况,再多的资金注入经济体系也不能压低利率。而基于狭义的凯恩斯经济理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只限于它对利率的影响。因此,若一个经济体掉进流动性陷阱,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利率再也不会下降,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亦完全失去。

由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凯恩斯主义革命的浪潮,许多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企图把流动性陷阱的概念弱化。他们提出,即使利率不会下调,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货币政策仍然会对经济产生作用。他们指出因为庇古效应,即使经济正处于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亦能够有效刺激经济。庇古效应之名来自英国经济学家阿瑟·赛斯尔·庇古,庇古效应指,实际货币余额是总需求函数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故此货币余额会直接影响ISLM模型中的IS曲线,及货币政策会因此而有效刺激经济,即使正处于流动性陷阱。虽然很多经济学家对庇古效应会否出现及其效力如何存有很大疑虑,但到了六十年代经济学界还是不太相信流动性陷阱的概念。

凯恩斯方程式把流动性陷阱的出现归咎于在某正利率下的水平货币需求曲线,但有指1990年代出现的流动性陷阱只不过是因为零利率政策的缘故。这个说法是,由于利率不可能低于零,货币政策将在这些情况下,如有人断言它是流动性陷阱的元凶般软弱无力。

虽然这后来的概念不同于凯恩斯原来所提出的概念,但两者在两点上相同。首先,两者都先假定了货币政策只能透过利率对经济产生影响;第二,两者都同样得出货币政策在流动性陷阱下失去经济刺激的能力的结论。

新古典经济学家断言,因为庇古效应,增加货币余额对总需求有直接影响,所以即使处于流动性陷阱,扩张性货币政策仍能够刺激经济。在1990年代,这断言给予日本银行信心去着手进行量化宽松。流动性陷阱的概念在日本经济陷于已经零息、又处于特长地停滞发展的期间再次受到广泛关注。1985年美日签署“广场协议”,日本政府承诺日元升值,日本出口竞争力大幅衰退。1990年代以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即陷入流动性陷阱,保罗·克鲁格曼说:“日本已经落入流动性陷阱之中,它无法通过传统的货币政策得以恢复,因为即使利率为零也还不够低。”日本自1990年开始调降利率,1991年仅有6%,1996年企业负债比增加了75.4%,1997年又将消费税由3%提高到5%,最后日本利率已降至“零利率”的水平,却仍无法诱发企业贷款投资,史称空白十年。

2008–2010年美国和欧洲的央行抱有与90年代的日本央行相同的信念,所以突然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这政策尝试透过削减短期目标利率以外的手段刺激经济。

金融海啸曾在美国和欧洲引起轰动。从2008至2010年,各中央银行所订的短期息率已经接近零。

在2010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解释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如何执行另一种货币政策——通货创造——去对抗流动性陷阱。斯蒂格利茨指出联邦储备系统预期,透过印发6000亿美元并直接将之注入银行体系,逼使银行贷出更多本地贷款和抵押贷款。可是,他亦提到银行会宁可把钱用作投资往更有利可图的海外新兴市场。斯蒂格利茨和其他人亦指出,银行亦会投资外币,这有机会引发货币战争,尤其中国或许将有所反应。

相关

  •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视黄醇结合蛋白质(英语:Retinol-binding protein,简称为RBP,又称为维甲醇结合蛋白质)是一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家族,是结合了视黄醇的载体蛋白。对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的评估在关于健
  • 肌肉运动知觉本体感觉,又称肌肉运动知觉,是一种对肌肉各个部分的动作或者一连串动作所产生的感觉,称呼为“自我知觉”。可是对某些人来说肌肉运动知觉跟自我知觉不同在于保持平衡的触觉。例
  • 圣心堂坐标:48°53′12″N 2°20′34″E / 48.88667°N 2.34278°E / 48.88667; 2.34278圣心圣殿(法语:Basilique du Sacré-Cœur),简称圣心堂(Sacré-Cœur),是位于法国巴黎的天主教宗座
  •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库尔特·约瑟夫·瓦尔德海姆(德语:Kurt Josef Waldheim,1918年12月21日-2007年6月14日)联合国第四任秘书长、奥地利总统。瓦尔德海姆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圣安德烈-沃尔登。
  • 犬种列表目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犬本身在动物分类学中为狼的一个亚种,学名为“Canis lupus familiaris”,因为人类的选育而繁殖出各种各样的品种。
  • 汤米·汤普森汤米·乔治·汤普森(Tommy George Thompson,1941年11月19日威斯康星州埃尔罗伊),美国政治家,美国共和党成员,曾任威斯康星州州长(1987年-2001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2001年-200
  • 阴道萎缩萎缩性阴道炎(英语:Atrophic vaginitis),也称老年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症,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或长期哺乳的女性,也可发生于双侧卵巢切除术后的女性。它与外阴炎通常同时
  • 高雄新报《高雄新报》是日治时期台湾所发行的一份日报,创立于1934年4月15日,曾任社长者包括高桥传吉,本社位在高雄市山下町。经营者也包括杉本三郎等。1938年10月时有平均日发行量9600
  • 教条在宗教及比较宗教学中,教义(英语:dogma),又译为定理、信条、信理、教条、教理、定论,是一个或一组原则,被归源至由某个权威所制定,被认为是绝对正确,不可争辩的。它是一个意识型态或
  • 君子好逑《马蒂》(英语:Marty)是一部于1955年上映的美国黑白电影,改编自1953年5月24日所播出的NBC单元电视剧《Television Playhouse》第五季的第23集(片名同)。描述一名住在纽约市的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