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吉拉特苏丹国

✍ dations ◷ 2025-04-26 01:39:13 #1407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573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印度帝国及王国,中国古代史书提及的国家和地区

古吉拉特苏丹国(古吉拉特语:ગુજરાત સલ્તનત),即胡茶辣国,古代国家。位于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沿海港口为古代东西方商舶所经。宋代赵汝适在《诸蕃志》有专条记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公元1292年后离开中国、返回意大利之时曾路过此国。

胡茶辣国的梵文名字是Gūrjara,印度俗语为Gujjara,巴利文Gujar。今日印度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即其故地。

多数学者认为古吉拉人(Gujara)是公元五世纪跟随嚈哒人(白匈奴人)入侵西北印度。约在公元六世纪下半叶,古吉拉人黄月(梵文:Haricandra)乘笈多王朝衰弱而自立为王。王国领土在今日古吉拉特邦以北的拉贾斯坦邦(Rajastan)的佐德浦尔(Jodhpur)一带。唐代玄奘法师游学印度就曾到过此地,《大唐西域记》写作“瞿折罗国”,记载其都城为“毗罗摩罗”(梵文:Bhillamāla),即今拉贾斯坦邦西部的巴尔梅尔(Balmer)。当时的瞿折罗国仍是一个内陆国家,未扩展到今日的古吉拉特邦卡提阿瓦半岛。开国王者黄月信奉婆罗门教。到玄奘之时,黄月的玄孙已是信仰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

南宋的海外贸易发达,中国商人透过海路接触到胡茶辣国。这时的胡茶剌国已不是唐代的内陆国家,已经占有了古吉拉特邦沿岸土地。南宋《诸蕃志》一书记载当时的胡茶辣国管有百余州,战象四百多只,兵马约十万,而且每年与大食人(阿拉伯人)做买卖。可见胡茶辣国善用海岸优势参与东西方贸易。此时的胡茶辣国仍然敬信佛教,《诸蕃志》记载了其国贡养佛法的奢华状况。

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记载了印度西部沿岸有一大国,其名字拼写在各抄本略有不同:Guzarat、Gocurat、Gozarat、Guzzerat,即是胡茶辣国。该书记载此时胡茶辣国独立自主,并不向任何国家称臣纳贡,国民是偶像教徒(非天主教、非伊斯兰教,常指佛教)。书中记载胡茶辣国盛产胡椒、生姜、蓝靛、棉花,最畅销的是皮革,包括山羊、黄牛、水牛、野牛、犀牛等,每年有大量外国商人到来做买卖。书中有记载胡茶辣国有很凶恶的海盗,专门打劫商旅。

16世纪初,帖木儿的后人入侵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其势力直卷整个印度大陆。1572—73年,莫卧儿帝国的君主阿克巴(Akbar, 1556-1605)征服了古吉拉特。

相关

  • 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埃利亚斯·芒努斯·弗里斯(瑞典语:Elias Magnus Fries,1794年8月15日-1878年2月8日),瑞典生物学家。他在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搜集了欧洲各地大量的真菌标本,对其进行了科学、系统
  • 干旱干旱指某一地区长期无雨或高温少雨,使空气及土壤的水分缺乏。而干旱发生主要与偶发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
  • 萨尔特省萨尔特省(法文:Sarthe)是法国卢瓦尔河地区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72。萨尔特省是法国大西部的入口,连接卢瓦尔河谷(la vallée de la Loire),布列塔尼(la Bretagne )和巴黎盆地(
  • 米底王国米底王国或米底亚王国(Median dynasty),又称玛代王国(Mādai),是一个以古波斯地区为中心的王国,领土面积最大时西起小亚细亚的卡帕多西亚,东至阿拉霍西亚西部。他们隶属印欧语系,是第
  • 北欧国家北半球(深灰)  —北欧五国是位于北欧的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及其附属领土如属于丹麦的法罗群岛、格陵兰,属于芬兰的奥兰群岛和属于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的统称。而由于
  • 色彩民俗地理色彩民俗地理(法文:La Geographe de La Couleur)是法国色彩学家、色彩设计大师让·菲力普·郎科罗(Jean-Philippe Lenclos)在1960年代创立的实践应用型色彩理论学说。色彩民俗地
  • 幕府将军征夷大将军在日本历史上,原为大和朝廷为对抗虾夷族所设立的临时的高级军官职位,本应于停战时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虾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
  • 前连合前连合(英语:Anterior commissure)是脑的一束神经纤维(即白质纤维)。它位于大脑的中线,其中的神经纤维连接大脑的两个半球。在中矢面内,前连合呈椭圆形。在人类,其长轴大约为5毫米长
  • 达利语达利语(درى‎),也译作达里语,又称达利波斯语或阿富汗波斯语,是一种在阿富汗使用的波斯语的变体。一种说法是,“درى‎”一字是从“Farsi-e Darbari”转变而来,意思是“波斯王
  • 世界铀产量排行此列表为各国铀产量排行。该排行由WNA2008年资料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