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体
✍ dations ◷ 2025-04-24 18:47:12 #内体
胞内体(英语:Endosome,又称内体)在细胞生物学中指的是一种真核细胞中的膜结合细胞器,属于一种囊泡结构。作为细胞内吞作用中运载途径的一个区室,胞内体从细胞质膜被传递到溶酶体被其降解,或者再循环回到细胞质膜。一个成熟的内体直径大约500纳米。胞内体可根据细胞内吞作用的不同时间阶段分为初级内体(early endosome),次级内体(late endosome),以及再循环内体(recycling endosome),并可被如GTP结合蛋白rabs等蛋白标记而区分,并且此三种内体在形态上也有不同。一旦在内吞作用中的囊泡被释放,它们首先与初级内体融合,之后再成长为次级内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初级内体成长形成次级内体,随着其酸度通过V-ATpase的活动而增加,并且大小通过融合同类型的内体成为更大的囊泡而增加。次级内体或以为多泡体(MVB)的形式呈现。最终,次级内体释放RAB5而获取RAB7,为其与溶酶体的融合做好准备。 次级内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是一个两种区室混合的过程,以结果来看,主要的生化特性也趋于原先二者的属性之间。比如,溶酶体的密度大于次级内体,而融合后的密度介于二者之间。此后溶酶体重新聚合提高自身的密度,而在此之前可能有更多的次级内体与之融合。少数一些初级内体中的物质会直接再循环至细胞质膜,但多数还是通过再循环内体。胞内体提供了细胞外物质进入细胞内的运载途径。例如很多病毒以此条途径进入细胞,以登革热病毒为例:病毒先吸附在细胞膜上,其后胞内体像袋子一样裹住病毒,病毒膜与胞内体膜融合,进入细胞质基质。再例如: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前,先与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在到达初级前体时,在膜质子泵V-ATPase产生的微酸性环境下与受体分离,此后受体被再循环回细胞表面,而低密度脂蛋白在内体中被运送至溶酶体。
相关
- 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拉丁语: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一种疱疹病毒。感染人类的品种称 human CMV (HCMV) 或Human herpesvirus-5 (HHV-5),是巨细胞病毒中研究最深入的在人类和哺乳动物
- 乳胶乳胶是指从天然的树木(被子植物,例如橡胶树)中抽取的树液,在空气中会凝固。它是一种微粒(英语:Microparticles)聚合物混合的乳剂,成分包括蛋白质、生物碱、淀粉、糖类、植物油、单宁
- 脉搏短绌脉搏(英语:Pulse)是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所组成,负责人体氧气、二氧化碳、养分及废物的运送。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
- 印第安保留地印第安保留地(英语:Indian reservation)或国内属国(英语:Domestic dependent nation)是由美国印第安人部落管理的地区,理论上属于美利坚合众国的一级行政区划,由美国内政部印第安事
-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653020538ENSG00000103546ENSMUSG00000055368P23975O55192XR_933403、NM_001043、NM_001172501、NM_001172502、NM_001172504、XM_006721263、XM_011523295、XM_011523296、
- 性感带性感带、性敏感带、性敏感部位(日语:性感帯,英语:erogenous zone),性学研究的术语,表示在人体一些部位具有较敏锐的感受,当受到某种程度的肢体接触时,能引起个体感受到唤起情欲、幻想
- 红移在物理学领域,红移(Redshift)是指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波长增加、频率降低的现象,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相反的,电磁辐射的波长变短、频率升高
- 蓝氏贾第鞭毛虫Lamblia intestinalisGiardia duodenalis蓝氏贾第鞭毛虫(学名:Giardia lamblia)又称蓝布尔吉亚尔氏鞭毛虫、梨形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属于鞭毛虫纲,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腹痛
- 萨尔诺萨尔诺(意大利语:Sarno),是意大利萨莱诺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31394人,人口密度805.0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65135。
- 湿地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通常永久或季节性的被水掩盖,并且许多的无氧过程(oxygen-free processes)在湿地中具有优势。湿地同时也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