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戴尼提
✍ dations ◷ 2025-10-28 19:43:07 #戴尼提
戴尼提(Dianetics)是一套精神、心灵和身体之间关系的理论,由美国哲学家暨科幻小说作家L·罗恩·贺伯特所研究发展出。是山达基理论基石。希腊语 dia 的含义是穿越,nous 的含义是心灵。在戴尼提所发现的心灵模型中,心灵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当人处于有意识时所使用的“分析式心灵”(Analytical Mind),它是记录、思考资料,并提供最正确的解决方案的心灵;第二部分,是当人受到疼痛而变成无意识时,所用来记录环境状况的“反应式心灵”(Reactive Mind)。它会在人清醒之后,如果环境中有类似于人疼痛时的环境状况,便会不做任何思考使人做出反应,而那些反应都不能用来解决人类世界环境中的问题;和第三部分,接受分析式心灵或反应式心灵的命令去控制身体的“身体式心灵”(Somatic Mind)。戴尼提的目标是消除所谓“反应式心灵”,让“反应式心灵”里的内容,归档进“分析性心灵”。成果是人们越来越道德,意识更清楚,更幸福和理智。达成该目标的程序称为“听析”(Auditing,英文的字源是"聆听及思考"的意思)。听析的最终目标是清新者(Clear),他是一个不再具有自己的反应式心灵的人。而朝向清新者但尚未达成清新者的人,被称为待清新者(Pre-Clear,简称PC),也就是正在接受听析的人。在听析过程中,戴尼提听析员提出一系列问题,企图使待清新者摆脱过去的痛苦经验,而该经验是反应式心灵的内容。信徒将戴尼提描述是为“西方技术与东方哲学”的混合。 但科学和医学界对戴尼提却很冷淡,认为它是一种伪科学。以下根据戴尼提的创始者L·罗恩·贺伯特的定义所写。戴尼提可揭露不想要的感觉、情绪、意外、伤害及身心性疾病的根源;身心性疾病是指由心理引起生理的疾病。而戴尼提可指出如何有效处理这些状况。根据《一门科学的演进》这本书,贺伯特年轻时曾亲自探索许多领域,欲了解生命奥秘,游历世界各地了解各种文化,包括佛教、基督教、针灸、巫术、哲学、心理学,但这些领域并无法完全解释心灵的问题。于是决定自己着手研究心灵的奥秘。他选择了从催眠术开始。因为他发现催眠术这个古老的学问,似乎有“心灵如何运作”的真相;被催眠的人似乎可以做出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像是听到音乐之后起舞、忘记自己的身份等等。他研究后发现人在“意识低迷”时很容易被周遭的环境影响,催眠就是应用这样的原理植入“指令”。后来更研究出来人在车祸、手术等无意识状态下也是会被周遭环境影响的,这种无意识时植入的记忆,贺伯特把它称作“印痕”。贺伯特发现借由减弱及消除“印痕”对人们的影响,可以使人们的情绪提升、发挥原有的潜能、治愈身心性疾病。印痕是一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的心灵记录。疼痛、麻醉、意外伤害、催眠等等的状况都会产生无意识的状况。印痕一定包含着疼痛,当一个人被印痕的记忆里面的类似的环境、语言、人、事、物所“再刺激”时,会使这个人身体产生莫名的疼痛,而他通常都不知道被再刺激了,只知道自己疼痛、不舒服、或心情不好。戴尼提是“由许多公理组成”的一门学问。因为公理是无法被证明,别的哲学理论一般以很少的公理作基础。戴尼提不是心理学、不是精神病学、不是催眠,也不是通灵术。在戴尼提出版发行的三年前,就已有贺伯特撰写的《原始理论》手稿,给对戴尼提有兴趣的人们看。戴尼提虽然是研究催眠而产生的,但是贺伯特发现心灵运作的原理之后,了解到催眠只是在心灵中植入“印痕”。这些催眠植入的指令,或是无意识时所产生的印痕,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与健康状态。戴尼提是一项把印痕清除的心灵技术,它并不赞成使用催眠,戴尼提也不是催眠。事实上,戴尼提认为催眠是十分危险的作法,任何对心灵了解不够透彻的人都不应使用。贺伯特在心灵方面的持续钻研之后,在1978年出版《新纪元戴尼提》,总结30年的理论与更深入发展。为了更精确的消除印痕的影响,贺伯特在1951年开始研究使用一种可感知微量电流的仪器辅助戴尼提技术,这台仪器被命名为心灵电仪表(英语:E-meter)(E-Meter)。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从60年代已懮虑山达基使用心灵电仪表作无牌行医,在1971年诉讼胜利,法官判定:戴尼提提出了对疾病的非细菌理论,据能干医师的估计,解释了百分之七十的病理。
— 罗恩·贺伯特
,《戴尼提:一门科学的演进》贺伯特的戴尼提一书,引来了从科学和医学界之中,反对者不满的评语。 美国心理学协会在1950年通过一项决议,呼吁:“请注意事实上,这些主张没有以观察为依据的证据所支持,不能建立科学化的概括理论。” 随后,有些人对戴尼提无法认同。部分反对的科学家认为戴尼提是个伪科学。约翰·李教授在1970年评价戴尼提:贺伯特的生理和心理理论,是缺乏客观实验性的证实。迄今为止,还没有正规的科学机构,承认他的理论是正确的,例如产前知觉和印痕、细胞记忆、戴尼提遐想、山达基教听析程序的成效。对于无意识期间所记录的意象,现有的知识与贺伯特的理论有所矛盾。哲学教授罗伯特·卡罗尔认为,戴尼提缺乏以观察、实践为依据的证据:贺伯特宣称什么的精神科学,缺乏了作为一门科学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实践性的方法来检验某主张。贺伯特所谓的科学,其关键要素,似乎不能测试,但他一再声称,他从许多实验中,确立了科学事实和数据。现在甚至不能清楚这些“数据”是什么的样子。他的大部分数据,形式上是轶事和猜测......这种猜测用于小说是适当的,而不适宜用于科学。萨姆纳·戴维斯(英语:W. Sumner Davis)有同样的意见:戴尼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试图以伪科学来使自己正统化......如果贺伯特确实曾经是一个科学家,他应已经知道,真相不是建立在公理上的,事实是不能建立在一些先验 (a-priori) 的知识。一门真正的科学是建立在假设上,而假设则凭借观察到的现象所达成。科学知识,是从观察和测试中获得,而不是先相信了一些潜意识的规定,一些如贺伯特希望我们所相信的规定。英国时报专栏作家奥利弗·卡姆,认为形容罗恩贺伯特这个天下无双的吹牛王最好的人,是马丁·加德纳,他对贺伯特俩本书的评论::我完成了两本书,双重惊奇。怎么可能这个狂人活到74岁,还未被关起来?一个科幻邪教,以这种荒谬的理论和邪恶的道德,如何能继续蓬勃发展?愚蠢的宗教,我想像老战士一样永远不死,要数百年后才可能最后褪色。
相关
-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英语: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 或 A-fib),又称为心房微颤、房颤、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房性纤颤等,是心脏不正常节律/心律不整的一种,特色是心脏快速而不规则的
- 第四代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单次呼吸气息扩散能力弥散量或肺扩散容量(Diffusion capacity)是一个测量肺交换气体的能力的指标。它通常是肺功能检查的其中一项指标,在欧洲也被称作“传输系数”("transfer factor")。其标准计算公
- 压压力是一个心理学与生物学的术语,意指人类或动物面对情绪上或身体上的有形或无形威胁时,无法正常回应的感受状态。该名词首次出现于1930年代的生物学研究领域里,近年来已逐渐为
- 计算机的可视化可视化是指用于创建图形、图像或动画,以便交流沟通讯息的任何技术和方法。在历史上包括洞穴壁画、埃及象形文字等,如今可视化有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如科学教育、工程、互动多媒
- 12固体、 液体、 气体12族元素(常称锌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12族(ⅡB族)的元素,位于11族元素和硼族元素之间。12族元素包含锌(Zn)、镉(Cd)、汞(Hg)、鿔(Cn),均为过渡金属元素,其中鿔为人
- 丙氨酸丙氨酸(Alanine,简写为Ala或A)是一种氨基酸,于1879年首度被分离出来。它含有胺基和羧酸,二者都与中心碳原子相连,中心碳原子也带有甲基侧链。因此,它的IUPAC系统命名为2-氨基丙酸,并
- 头顶骨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
- 熟语熟语,又称习语(idiom),是由词或语素(外语单音节,汉语单字一音)构成的常用而定型的现成语句,是大于词的语文单位,但又具有词的特性。熟语是短语或句子,但又与一般临时自由组合而成的短
- 归属动词归属动词(attributive verb)在语法上是指直接修饰名词,而不做谓语的动词。在英语、德语等一些语言中,归属动词会以分词或不定式等形式呈现,像例如英语的the walking man(意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