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阴极射线
✍ dations ◷ 2025-11-09 05:35:38 #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电子流。真空管是一个被抽成真空的、装有两个电极(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的玻璃管。阴极被加热后,其释放出来的电子会像射线一般移离。假设在阳极后面的玻璃片覆有磷光物质,则它会形成磷光。阴极与磷光之间的金属板会在磷光玻璃板上留下影子。这说明磷光是由阴极发射出来的粒子打到磷光板上后发出的。1690年奥托·冯·格里克发明真空泵后物理学家开始在稀薄空气中做电的试验。1705年人们发现在稀薄空气中的电弧比在一般空气中的长。1838年迈克尔·法拉第在充满稀薄空气的玻璃管中输送电流,他发现在阴极和阳极之间之间有一道奇怪的光弧。只有直接在阴极前没有这道光弧,这个地方被称为“法拉第暗空间”。1857年德国玻璃工海因里希·盖斯勒(英语:Heinrich Geissler)发明了更好的泵来抽真空,由此发明了盖斯勒管(英语:Geissler_tube)。盖斯勒管的意图在于使得管内的气体发光。而有人则发现管壁也会发光,而且只有在阳极的一端会发光。威廉·克鲁克斯发明了更先进的克鲁克斯管,专门用来研究这样发出的光。1859年,德国物理学者尤利乌斯·普吕克观测到,当管内部气体足够稀薄时,在阴极附近的管壁会出现绿色磷光,施加磁场可以改变磷光的位置,因此,他分辨出这种放电与普通放电不同,他推断绿色磷光是出自于电流撞击于玻璃所产生的现象。:104-105普吕克的学生约翰·希托夫(英语:Johann Hittorf)于1869年发现,假设在阴极与磷光之间置入一块物体,则辉光会被限制在阴极与物体之间,玻璃管壁会因为物体的遮挡而在磷光曲面内出现一片阴影,这意味着辉光是由只会以直线传播的射线形成,并且在管壁造成磷光。1876年,德国物理学者欧根·戈尔德斯坦发现,辉光不是朝着所有方向发射,而是朝着垂直于阴极表面的方向发射,这与烛光的发射方式大不相同,烛光是朝着所有方向发射。:56-57戈尔德斯坦称这辉光为阴极射线,他主张,阴极射线是某种传播于乙太的电磁波,因为,如同紫外线一般,阴极射线以直线移动,并且当撞击时会造成磷光。:95-9619世纪末许多著名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利普·莱纳德对阴极射线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很快人们就认识到阴极射线是由今天被称为电子的带电粒子组成的。由于阴极发射这个射线,因此其电荷是负的。在没有外部影响的情况下阴极射线直线传播。电场和磁场可以改变它们的方向。人们利用这个现象发明了阴极射线管,它是电视机、示波器等的原理。在许多工业中极高速的电子束用来做电子束焊接、迅速修补热固性塑料以及交叉结合热塑性塑料来改善其物理特性。极高速电子流也可以作为自由电子激光的增益介质。
相关
- 膳食矿物质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除了碳、氢、氮和氧之外,也是生物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元素,约占人体体重的4.4%。它们可以
- 威廉·埃因托芬威廉·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1860年5月21日-1927年9月29日)是一位荷兰医师与生理学家。 埃因托芬出生于当时属于荷兰的爪哇岛三宝珑,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在他小时候便过世。
- 极昼极昼(英语:Polar day,俗称 Midnight sun)又称永昼,是发生在北极圈以北或南极圈以南的极区夏季,有着午夜时分依然能够看见太阳的自然景观。大约在夏至(约是北半球的6月21日和南半球
- 南瓜籽南瓜籽是自南瓜(或其他南瓜属植物)的种子,可以食用,外形扁平,呈鹅蛋形,颜色绿色,但会有一层白色的膜,也有一些有些品种的南瓜子没有膜。南瓜籽相当营养、有大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以
- 炔孕酮炔孕酮(英语:Ethisterone),也有称为乙炔睾酮(英语:ethinyltestosterone)、孕炔醇酮(英语:pregneninolone,商品名:Proluton C 或 Pranone等)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过去被用于治疗一些妇科疾
- 皮埃尔·莫佩尔蒂皮埃尔·路易·莫佩尔蒂(法语:Pierre Louis Moreau de Maupertuis,1698年7月17日-1759年7月27日)是一位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是最先确定地球形状为近扁球形的科学家
- 菊石菊石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隶属于菊石亚纲(学名:拉丁语:Ammonoidea)。它们约在泥盆纪早期出现在地球上,最后与恐龙、箭石等生物一起于白垩纪末期灭绝。由于菊石的演化速度
- CNR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语: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是法国最大的政府研究机构,也是欧洲最大的基础科学机构。 2016年,它雇用了31,637名员工,其中包
- 阿尔弗雷德·佩罗让-巴蒂斯特·阿尔弗雷德·佩罗(法语:Jean-Baptiste Alfred Perot,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
- 体外受精体外受精(英语:External fertilization)是一种精子与卵子在雌性生物体外结合产生配子的一种受精方式。在这种受精形式下,精子可利用在水中运动的能力,游向卵子并与其结合。以此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