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

✍ dations ◷ 2024-11-05 22:42:34 #菊石
菊石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隶属于菊石亚纲(学名:拉丁语:Ammonoidea)。它们约在泥盆纪早期出现在地球上,最后与恐龙、箭石等生物一起于白垩纪末期灭绝。由于菊石的演化速度很快,分布也很广,非常适合作为标准化石,地质学家可以使用它们来确定含有菊石化石的地层的年代。菊石亚纲与现存的头足纲关系最接近的可能是蛸亚纲,如章鱼、乌贼和鱿鱼等,而不是与其外观相似的鹦鹉螺亚纲鹦鹉螺目。生物学家根据化石的壳室的结构与外壳的花纹,目前将菊石亚纲分成3个目:菊石目、棱菊石目和齿菊石目。其中菊石目分成四个已知的亚目,分别为菊石亚目(下侏罗纪至上白垩纪)、勾菊石亚目(上侏罗纪至上白垩纪)、叶菊石亚目(下三叠纪至上白垩纪)及弛菊石亚目(下侏罗纪至上白垩纪)。在某些分类法中,菊石亚纲被分为6个目:大多数菊石的壳沿平面卷曲,呈盘状,两面对称,壳表面光滑或具细的生长线纹,有些具特殊的纹饰,如纵棱、横肋、瘤和刺等。它们的体管(连接壳内各腔室的管)位于壳腹的外面。但也有些菊石的外壳拥有特殊的形状,如壳形笔直的杆菊石、塔状螺旋的塔菊石、不规则扭曲状的日本菊石等。古生代菊石的骨缝是单一的,如海神石等;中生代菊石目菊石的骨缝则是复合的,如弛菊石等。由于它们已经灭绝,因此我们对菊石的软件和生活习性知道的并不多,估计它们有很多触手来捕捉猎物,且可能会喷墨汁来逃避掠食,因为一些化石标本保留了这些墨汁,但在目前保存的化石标本中很少发现有咬颚、齿舌或墨囊等构造。菊石一般漂浮在海水上层,下面经常是极其缺氧区域,没有生物。菊石死后,沉到海底,逐渐埋没。细菌分解遗体时候,把附近水中性质变化,降低矿物质溶解度,尤其是磷酸盐和碳酸盐。菊石化石上面有一圈一圈的矿物质,因此保存很多高质标本。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某些菊石的外壳化石被人们视为盘曲、石化的无头蛇,称为蛇石,例如指菊石等,商人们会在菊石的开口刻上蛇的头后卖给旅者。

相关

  • 细胞毒性细胞毒性(英语:Cytotoxicity)是指细胞受到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细胞毒性反应。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一旦进入体内,能区分哪些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达到了杀癌细胞,保护正常细胞
  • 社会生物学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强的松17-hydroxy-17-(2-hydroxyacetyl)-10,13-dimethyl-7,8,9,10,12,13,14,15,16,17- decahydro-3泼尼松(英语:Prednisone),又名“去氢可的松”或“强的松”,它是一种口服的糖皮质激
  • 拉各斯拉各斯(英语:Lagos,英语发音:/ˈleɪɡɒs/ LAY-gos;约鲁巴语:Èkó)为尼日利亚海港及最大城市带,位于国境西南部,也是非洲第一大城市,并为非洲成长速度第二快的城市(居世界第7名)。原名
  • 转氨酶增高转氨酶(Transaminase)是一种催化转氨基反应的转移酶,将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都是肝功能测试的重要指标。EC 1.1
  • 心理表征心智表征,又称为认知表征,在心灵哲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领域中,指的是一种假设性的内在认知符号,能够表示外在现实;或是指一种利用某种符号的心理过程,这种符号
  • 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学名:Hominoidea)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做是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
  • 甲芬那酸甲芬那酸(英文:Mefenamic acid、或称为甲灭酸与扑湿痛、莫炎500毫克膜衣锭),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用途是用来治疗包括经痛等的疼痛。这种药物在美国的上市商品名称为“Ponst
  • 世界土壤大会世界土壤大会(World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是每四年举行1次(虽然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打断下)的土壤科学国际联盟(IUSS)。该大会是只开放给社会成员。与会成员的人数稳步增加,大约
  • 圣日耳曼条约《圣日耳曼条约》(德语:Vertrag von Saint-Germain),全称《圣日耳曼昂莱条约》(德语Staatsvertrag von Saint-Germain-en-Lay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共和国于1919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