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鼎

✍ dations ◷ 2025-02-23 19:57:54 #1823年出生,卒年不详,琉球外交官,第二尚氏王朝人物,琉球诗人,琉球政治人物,久米村蔡氏,脱清人

蔡大鼎(琉球语:蔡大鼎サイテーティー  ?;1823年-?)和名伊计亲云上汝霖(琉球语:伊計 親雲上 汝霖イチ ペークミー ジョーリン ),字汝霖,是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的政治运动家、诗人。

蔡大鼎出生在久米村,其祖先是流亡到琉球的中国人。1848年,蔡大鼎与郑良佐(与仪亲云上)、蔡呈祯(翁长里之子亲云上)前往清朝的福州,学习风水地理和修葺王陵之法。1867年,担任署长史一职的蔡大鼎与杨光裕(平良亲云上)等人前往迎接册封使赵新、于光甲的册封船只。

1875年,日本强迫琉球停止向清朝朝贡。次年12月10日,琉球国王尚泰与三司官向居谦(浦添亲方朝昭)商议,秘密派遣紫巾官向德宏(幸地亲方朝常),假借探问未归国的进贡使毛精长(国头亲云上盛乘)的名义前往清朝求救。蔡大鼎、林世功等19人亦随同前往。一行人从北山名护间切的湖边底(今名护市许田地区湖边底)出发,经过太平山(今八重山群岛),于1877年4月抵达福州,将求救密信交给闽浙总督何璟,由其辗转送达清廷。一行人依照清廷的命令居住在福州的柔远驿中等候消息,但此后清廷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改为冲绳县。见事情紧急,向德宏一行决定剃发易服扮作商贩,前往京师交涉。八月十四日蔡大鼎、林世功等人随向德宏一起,从福州河口万寿桥(今福州台江区南公园附近)附近的渡口出发,经由海路到达天津,请求李鸿章向日本交涉。其间,蔡大鼎将自己北上的经历,写成《北上杂记》一书。向德宏为了躲避日本特务的追杀留在了天津,受到李鸿章的庇护;同时也为琉球使臣一行传达动态。蔡大鼎、林世功等其余人则前往京师。他们与进贡使毛精长一起,上书总理衙门、礼部等处,要求清廷同日本交涉。

1880年,在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斡旋下,清方代表李鸿章与日方代表竹添进一郎进行谈判。清朝方面曾一度欲接受日本将宫古、八重山两处划归中国的建议,准备在此处恢复琉球王国;但蔡大鼎、毛精长、林世功等人上书指出两岛土地贫瘠,万万不可接受。最终由于清日间的分歧以及清廷大臣对琉球案观点的不同而被搁置。林世功甚至在总理衙门前自杀以抗议日本的吞并。慈禧太后认为林世功是忠臣,将其尸首厚葬,但琉球案依旧被长期搁置。蔡大鼎、毛精长因此拒绝回国,不断为琉球问题而奔走,最终客死清朝。毛精长死于京师;蔡大鼎的逝世地不详,可能是京师,也可能是福州。

蔡大鼎也是一位诗人,其著作除了《北上杂记》之外,还有《程公宠文传副》等文章,以及《闽山游草》《续闽山游草》《北燕游草》等诗集。此外还有《漏刻楼集》,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焚毁失传。

相关

  • 川崎氏病川崎氏病(英语:Kawasaki disease),又称为川崎病或黏膜皮肤淋巴腺综合征(英语: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是一种全身血管发炎的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为无法用常规药物治疗的
  • 总赶宫总赶宫位于台南市中西区,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为三级古迹。该庙主祀之神为军舰守护神倪总管(又称倪圣公),倪总管名不详,有人说名叫倪圣分,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麾下的四大
  • 永嘉县永嘉县为中国浙江省地级市温州市下辖县之一,设于1949年9月21日。 永嘉也是古代温州的称呼之一。194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温州,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瓯江以北设双溪
  • 斯坦尼斯瓦夫·米科瓦伊奇克斯坦尼斯瓦夫·米科瓦伊奇克(Stanisław Mikołajczyk) (1901年7月28日-1966年12月13日;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
  • 道次第道次第(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gm
  • 递归类型在计算机编程语言中,递归类型(又名:递归定义、隐含类型或隐含定义)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它表示自身内部可能包含其它的同样类型的值。以下是一个在Haskell中使用链表类型的一个
  • 电阻色码电阻色码,是一种以色彩码标示出电阻器的电阻值与误差范围的方式,电容及电感也可用相同方式标示其容值(或感值)及误差范围。电阻色码的标准被制定在EN 60062:2005:
  • 陶元溥陶元溥(越南语:Đào Nguyên Phổ/.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纠错码在计算机,电信,信息理论和编码理论中,纠错码(ECC,error correction/correcting code)是信息传输中错误检测与纠正的工具。它通常用在不可靠或嘈杂的信道中。数据发送方利用纠错码
  • 恭镗恭镗(1837年-1889年),字振魁,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琦善之子。因其父而授吏部主事。累迁郎中,兼内务府银库员外郎,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出为湖北荆宜施道。因捕获江陵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