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地语

✍ dations ◷ 2025-11-20 11:12:05 #马拉地语
马拉地语(मराठी Marāṭhī、Marathi language) 是印度的22种规定语言之一,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大约有 9 千万使用者。马拉地语有悠久的历史,据报可在8世纪的碑文中找到。马拉地语的文法和语法,主要基于梵语。马拉地语的音位总表类似于多数其他印度-雅利安语言,特别是孔卡尼语。马拉地语文法和其他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比如印地语、古吉拉特语、旁遮普语等共享着相似性。专门关注马拉地语文法的第一本书在1805年由 William Kerry 出版。马拉地语不同其他印度-雅利安语言的一个不寻常特征是显示了“包含和排它的我们”特征,共通于达罗毘荼语系、拉贾斯坦语和古吉拉特语。不同于有关语言,马拉地语保留了来自梵语的所有三个文法性(Linga),阳性、阴性和中性。马拉地语包含三个文法语态(prayog),也就是 Kartari, Karmani 和 Bhave。

相关

  • M+-6-[(2R,3S,4R,5R,6R) -4,5,6-trihydroxy-2-(hydroxymethyl)oxan-3-yl]oxyoxane -3,4,5-triol麦芽糖(英语:Maltose)又名胶饴,其色紫凝如深琥珀色,色白而枯者,为饧糖不入药用。 是
  • 人口迁徙人口迁徙是一种人类族群集体或个别改变居住地域的现象,其形式有自愿或非自愿、合法或非法之别,原因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短缺、气候变迁、战争、奴隶贸易、种族清洗、政治迫
  • 核事故依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标准,核事故是指对人、环境或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核事故导致的后果有致死的影响、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大量辐射泄漏、炉心熔毁等。“重大核事故”
  • 污染者自付原则污染者自付原则(英语:polluter-pays principle,略称PPP),又称污者自付原则,是一个环境法上的概念,要求制造污染者需要自己付出清除污染的代价。这项原则在1992年6月于巴西里约热内
  • 锌指结构锌指(英语:Zinc finger),又称锌手指,是一种小的蛋白质结构模体,其特征在于配合一个或多个锌离子(Zn2+)以稳定折叠。最初用来描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转录因子IIIA假说结构的手指状外观,
  • 盎格鲁萨克逊人盎格鲁-撒克逊(英语:Anglo-Saxon) 是个统称,通常用来形容5世纪初到1066年诺曼征服之间,生活于大不列颠东部和南部地区,语言和种族相近的民族。 他们使用非常近似的日耳曼方言,历史
  • 但丁但丁·阿利吉耶里(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意大利语:,1265年-1321年9月14日)全名杜兰提·第·阿利吉耶罗·戴尔·阿利吉耶里,也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中世纪诗人但丁。他是现代意大利语
  • 行军行军是指军队沿指定路线,进行有组织的移动,前往指定的地点。行军的方式,有徒步行军、乘车行军或是两者结合的行军,徒步行军时速为4~5公里,一日可行军25~35公里。行军的强度,还可分为
  • 法属南部领地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法语: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françaises,缩写为TAAF)简称法属南部领地,是法国的一个海外领地。它包含以下地区: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无常住居民,人口
  • 大村智大村智(日语:大村 智/おおむら さとし Ōmura Satoshi,1935年7月12日-),日本天然有机物化学家、美术品搜藏家。他是五个G7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英语:Academia Europa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