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磷酸甘油酸
✍ dations ◷ 2025-07-17 05:33:31 #3-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英语:3-phosphoglycerate, 3PG或glycerate 3-phosphate
GP)是生物细胞中常见的分子之一,也是糖解作用与卡尔文循环过程里的中间产物。(注:在卡尔文循环当中简写为PGA)在糖解作用中,3-磷酸甘油酸是由1,3-双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的催化中产生的。每一分子1,3-双磷酸甘油酸会使一分子的ADP转变成为的ATP,原理是接在1,3-双磷酸甘油酸上的两个磷酸根,其中有一个转移到ADP之上。这个反应需要镁离子(Mg2+)的帮助。接下来3-磷酸甘油酸将会在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hosphoglycerate)的催化下生成2-磷酸甘油酸,在此反应中,原本接在3-磷酸甘油酸的第3个碳上的磷酸根,将会转移到变位酶上;然后原本在变位酶上的磷酸根,则会接到3-磷酸甘油酸的第2个碳上,反应前后的变位酶整体结构没有变化。与上一步骤相同,此反应同样需要Mg2+。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Template:甘氨酸能
相关
- 海底热泉海底热泉(hydrothermal vent)亦作海底热液系统(Submarine Hydrothermal System),是从海底喷出经由地热加热过的水及其裂缝喷发口。通常发现于火山活动频发、大陆板块移动的地区及
- 伊红-Y伊红-Y 是的伊红的一种,是一种生物染色剂,呈淡黄色。伊红-Y是荧光素的四溴衍生物,化学式是C20H6Br4Na2O5。常用在苏木精-伊红染色中,另和百里酚共同用于防止水溶液长霉。铁及含
- 官能团官能团(英语:Functional group),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和原子团。根据所含π键的不同,不同的烃基官能团具有不同的性质。卤代烃中含有碳-卤素键,键能随卤素不同而有变
- 荷语区弗拉芒语社群(荷兰语:Vlaamse Gemeenschap)有两种不同但相关的含义:比利时联邦宪法授权弗拉芒语社群行使以下权力:当弗拉芒语社群内各类机构(地方议会、地方政府、语言机构等)吸收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英语:Myofascial pain syndrome,简称MPS)是一类病症,主要呈现为肌肉之慢性疼痛。在一些病例上疼痛甚为剧烈。其与骨骼肌上之激痛点(Trigger points)有关;激痛点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建于1956年,是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同时拥有p4生物实验室。截止2016年12月,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266人(科研岗位189人);在
- 奥维德普布利乌斯·奥维修斯·纳索(Publius Ovidius Naso,一般根据他在英文世界的通称称其为奥维德(Ovid),前43年3月20日 - 17年/18年未能确认),是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诗人,与贺拉斯、卡
- 发炎性疾病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中间纤维结构 / ECOD结构 / ECOD结构 / ECOD中间丝(英语:Intermediate filaments,IF,又译中间纤维)直径10纳米(nm)左右,介于7 nm的肌动蛋白微丝和25 nm的微管之间。与后两者不同的是中间丝
- 萃取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按参与萃取的组分状态,萃取可分为两种方式:新型萃取技术:虽然萃取经常被用在化学实验中,但它的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