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大瘟疫

✍ dations ◷ 2025-07-09 16:19:32 #马赛大瘟疫
马赛大瘟疫(英语:Great Plague of Marseille)是18世纪初腺鼠疫在欧洲最强烈的一次爆发。1720年在法国马赛爆发的腺鼠疫导致市内和周边地区约十万人丧生。但是在瘟疫过后马赛很快就恢复过来了,通过与西印度群岛和拉丁美洲的贸易扩张,数年后经济就已经达到了瘟疫前的水平,1765年其人口也恢复到瘟疫爆发前的水平。这次瘟疫不是欧洲从14世纪开始的黑死病爆发的再发。1720年爆发的瘟疫的病原体鼠疫杆菌是从累范特通过海路到达海港马赛的。商船大圣安图望号(Grand-Saint-Antoine)经过的黎波里和当时正在爆发瘟疫的塞浦路斯后从黎巴嫩出发开往马赛。途中一名土耳其乘客死后数名船员也相继死去,包括船上的医生。里窝那拒绝它停泊。到达马赛后港口机关立刻下令隔绝。马赛当时拥有与累范特的贸易垄断,港口从中东和当时正在出现的新世界进口大量货物。市内有权势的商人急需船上的丝绸和棉花,因为他们想把这些货物及时运到一个博览会去销售。因此他们强迫港口机关取消隔绝措施。数天后市内就爆发了瘟疫。市内的医院很快就爆满,在市民中爆发惊慌。他们把病人从家里和市内赶出去。万人坑被挖出来,但是很快就填满了。最后市内机关无法处理这么多的死人,以至于在城市周围数千死尸堆积起来。为了阻止瘟疫蔓延,法国下令隔绝马赛和普罗旺斯的其它地区,违反这个命令的人处死。为了保证这个隔绝在市郊建造了一堵鼠疫墙(Mur de la Peste)。这堵墙是用石头造的,高两米,厚70厘米,墙后有守卫。在一些地方依然可以看到这堵墙。在两年的时间里马赛九万居民中有五万丧生,瘟疫向北蔓延到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阿尔勒和土伦,造成又五万人病逝。估计总的死亡率在25%至50%,在马赛达到了40%,在土伦超过50%,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和阿尔勒为25%。1998年地中海大学的学者发掘了大瘟疫时的万人坑。这个发掘提供了研究200多具骷髅的机会。除现代实验室测验外还研究了文献记录来确定这个万人坑的使用时间和条件。这个多学科研究揭示了对该大瘟疫未知的事实和理解。对一具一个15岁的男孩的头颅的研究显示了1722年春进行的尸体解剖,这是欧洲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被解剖的尸体。其使用的技术与一本1708年出版的外科书中描写的一样。

相关

  • 50S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
  • 头孢他啶头孢他啶是第三代的头孢菌素抗生素。与其他第三代的先锋霉素相似,有着较广泛的反应对抗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不同的是,它能有效对抗绿脓杆菌,却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力较
  • 灰黄霉素灰黄霉素(英语:Griseofulvin),是一种抗真菌的口服药物。在动物和人类中,它是用来治疗真菌感染的皮肤(癣的俗称)和指甲。它是在1939年由灰黄青霉被分离的部分菌株所培养而成。灰黄霉
  • 西伯利亚坐标:60°0′N 105°0′E / 60.000°N 105.000°E / 60.000; 105.000地理上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俄语:Сибирь,罗马化:Sibir)是乌拉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的总称,占北亚的大部分,面
  • 岛屿地区岛屿地区(Insular area)特指那些其不属于美国五十州以及联邦特区的美国领土。因为这些有人居住的岛屿地区,是非合并建制领土,所以这些地区本土出生的居民不被美国宪法承认为美国
  • 右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是一种非苯二氮类的短期镇定慛眠剂,是一种有活性的佐匹克隆右旋异构物;是一种环吡咯酮类化合物(英语:cyclopyrrolones)。主要被用于治疗失眠,通常用在短期治疗,长期治疗
  • 代谢疾病代谢疾病(代谢病)是一种影响人类(或动物)细胞生产能量的障碍,又称为新陈代谢失调症。大部分代谢疾病都是遗传性疾病,而有部分是从饮食、毒素、感染等而有。遗传性的代谢疾病一般
  • 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是人类大脑神经对于语言的理解,产出和习得之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神经语言学运用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方法,如神经科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生物学、沟通障碍、
  • 罗伯特·胡克罗伯特·胡克(英语:Robert Hooke,又译为虎克,1635年7月28日-1703年3月3日),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基本定律——胡克定律,且提出了万有引力
  • 魔法魔法,是一种在现实中尚未经过证实的,催动并控制能量的方法,大多牵涉具神秘色彩的力量或是行为。广义而言的魔法(包括下文所提及的仙术、妖术等)多为依附在特定信仰体系之下,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