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弛豫时间
✍ dations ◷ 2025-11-21 15:26:26 #弛豫时间
弛缓或译作弛豫,在核磁共振(NMR)现象学上,针对磁化强度的演化分成两个面向:另外因为主磁场的局部不均匀,导致体积元素(voxel)内失相(dephase),使得x-y平面上实际的讯号衰减速度远快于T2时间衰减。如此对应的横向弛缓时间常数为T2*,其值远小于T2,两者关系为:其中γ为旋磁比;ΔB0表示局部磁场不均匀的强度差值。以下为常见健康人体组织的两个弛缓时间常数大概数值,仅供参考。1948年由三位学者尼可拉斯·布伦柏根(Nicolaas Bloembergen)、爱德华·珀塞尔(Edward Purcell)、庞德(R. V. Pound)提出Bloembergen-Purcell-Pound理论(简称BPP理论),对纯物质的弛缓常数T1、T2数值随物质状态变动,从固相到液相都能成功解释。这项理论采取了分子滚动(tumbling)对于电磁场局域扰动的影响。从这理论所得到的T1、T2结果为:其中
ω
0
{displaystyle omega _{0}}
是拉莫频率,对应于主磁场强度
B
0
{displaystyle B_{0}}
;
τ
c
{displaystyle tau _{c}}
即为分子滚动相关的“关联时间”。
K
=
3
μ
2
160
π
2
ℏ
2
γ
4
r
6
{displaystyle K={frac {3mu ^{2}}{160pi ^{2}}}{frac {hbar ^{2}gamma ^{4}}{r^{6}}}}
为常数——μ是自旋1/2原子核的磁矩强度,π是圆周率,
ℏ
=
h
2
π
{displaystyle hbar ={frac {h}{2pi }}}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γ是旋磁比,r是两个带有磁矩的原子核的间距。以不含氧17的液态纯水中水分子为例,K的值为1.02×1010 秒-2,关联时间
τ
c
{displaystyle tau _{c}}
的尺度大概是1 皮秒=
10
−
12
{displaystyle 10^{-12}}
秒,设以5×10-12 秒来计算;而氢核(质子)在1.5特斯拉的主磁场底下的拉莫频率约为64 兆赫,故可以估算:和实验所得的3.6秒相当接近。此外可以看到在此极限之下,T1会和T2相等。
相关
-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英语: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指的是因为缺乏铁质所产生的贫血,而贫血是指红血球细胞数量或血液中的血红素下降。一般贫血的产生影响的速度较缓慢,所以症状通常较
- 中风复健中风康复是一个患者通过治疗重获日常生活技能、重返有意义生活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康复涉及到多个学科专业,需要由具备各种技能的健康专家组成医疗小组共同协作,包含护理
- 文汇报文汇报可指:
- RTLRTL可以指:
- 南特敕令南特敕令(法语:Édit de Nantes),又称为南特诏令、南特诏书、南特诏谕,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结盟宗(又称胡格诺派、雨格诺
- 间隙接合间隙连接(Gap junction),或称缝隙连接,是细胞连接的一种,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连接又称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是一种特化的动物细胞间连接,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中。间隙连接
- 腺苷(adenosine may appear to be safe to the fetus in pregnant women)腺苷(Adenosine)是核苷的一种,由核糖(呋喃核糖)与腺嘌呤的一部分组成,中间由β-N9-配糖键(β-N9-glycosidic bo
- 大悲咒大悲咒(梵语:महा करुणा धारनी,转写:Mahā Karuṇā Dhāranī),全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又称大悲心陀罗尼(Mahā Karuṇā-citta D
- 土卫六土卫六又称为“泰坦”(Titan),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是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655年3月25日发
- 陨石坑撞击坑(又称陨石坑或环形山)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类地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撞击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击坑内常常会积水,形成撞击湖,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