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增长的极限
✍ dations ◷ 2025-08-28 07:31:59 #增长的极限
《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的、对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模型分析结果。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 Meadows)主笔。这本书用World3模型对地球和人类系统的互动作用进行仿真,反映了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中表达的观点。丹尼斯·米都斯和约尔根·兰讷斯(Jørgen Randers)对最初的版本进行了更改。1993年,他们在本书出版20周年之际,发表了新版本《超越极限》。最新版本由Chelsea Green出版社出版于2004年6月1日,标题是《增长的极限:30年后的更新》。本书讨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如果资源消耗指标持续增长,那么可开采指标就不能用现有已知的储量除以目前年消耗量来结算,这是生成静态指标典型的算法。例如,在1972年,铬的储存量是7.75亿吨,年开采量是185万吨。静态指标为418年(775/1.85),但铬的消费量年增长率是2.6%。如果保持稳定的消耗率,并且考虑年增长率,这一资源只能开采93年。书中,他们罗列了一些资源的指数指标和5倍指数储量指标:静态储量指标假设使用量是常数,指数储量指标假设使用量的年增长率是常数。对于石油,两个指标均不正确,因为经历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禁运后,次年的产量增加了。指数指标经常被错误地引用,怀疑论环保份子声称:“《增长的极限》告诉我们,1992年石油将被消耗怠尽。”而实际上,《增长的极限》在上述表格中所说的现有储量(假设没有发现新的油田)在1992年消耗完,是建立在指数指标为常数的假设之上的。《增长的极限》一发表便引起争议。耶鲁经济学者亨利·华利克在1972年3月13日的《新闻周刊》编者按中称此书为“不负责任的一派胡言”,是华盛顿博物馆学者以夸大其词来哗众取宠,模型里的许多变量设置没有足够的依据。华利克说,“模型的数字完全来自作者的臆想,他们从来没发表所使用的方程式。”两年后的1974年,米都斯才发表模型的具体细节。此书的争议往往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错误预言;而作者极端支持者则辩护说,实际上他们并未做精确的预测,书中的预言只是建立在各种假设上的估计。尽管如此,今天许多人认为这本书传递的总体信息是准确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无可避免地会有一个自然的极限。
相关
- 先天性障碍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视网膜色素变性 19视网膜色素变性,或称视网膜色素病变(Retinitis Pigmentosa,简称RP),是一种遗传性眼科疾病。初期普遍的病征是夜盲、视野变窄,可以看到正前方景物,但略偏左右的视野就无法看见,RP病人
- 觉得天旋地转眩晕(Vertigo),是用来形容一个人静止时却感到周边环境有相对运动的状态。患者会有天旋地转或是摇晃的感觉。常伴随恶心、呕吐、盗汗或是行走困难。当头部有所移动的时候,眩晕的
- 网站网站是指在万维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信工具,就像布告栏一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
- 耳耳(耳朵)是动物接收并感知声波,识别方位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为动物提供听觉。耳可以是整个听觉系统的统称,亦可以仅指露出在身体外的部分(外耳)。在大部分的哺乳类动物中,外露在身体
- 人口老化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社会,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年龄中位数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长寿,老龄人群变多;但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
- 腹膜炎腹膜炎,是指一种发生于腹膜的炎症反应。该反应主要由细菌感染、化学物质、物理性伤害等因素引起,且很可能因没有及时治疗而危及生命。其症状可能包含剧烈疼痛、腹部肿胀、发烧
- 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又称为种型转换,种型交换,或者类型转换重组(英文简写CSR))是一种可以使得B细胞所生产的抗体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例如从IgM转换成IgG)的生物学机制。在这
- 咳嗽药止咳药是指治疗咳嗽的药品,通常为片状(亦有含化的)、溶液和混悬液。部分止咳水含有可待因或麻黄碱,过量服用会使人产生欣快感,故被滥用者称为摇头水),泛指用于止咳的所有药水,包括医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英语: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缩写为CDC)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所属的一个机构,总部设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作为美国联邦政府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