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唑肟

✍ dations ◷ 2025-08-07 02:55:19 #头孢唑肟
头孢唑肟(英文名Ceftizoxime)也称为“安保速灵”“安普西林”“头孢去甲噻肟”“去甲噻肟头孢菌素”或“去甲酰氧甲基唑肟头孢菌素”,是一种不经肠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常以头孢唑肟钠的形式生产。头孢唑肟常态下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头孢唑肟的分子结构与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不同,该抗生素的C-3支链被除去以防止其被酶水解而失去抗菌活性。头孢唑肟的性质与头孢噻肟相近,但头孢唑肟不受代谢影响。头孢唑肟为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谱较广,与头孢噻肟相似。其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中度的抗菌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强。 头孢唑肟的抗菌谱覆盖了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奈瑟菌、沙雷杆菌、枸橼酸杆菌、各型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消化链球菌、消化球菌、梭状芽胞杆菌及肠细菌属等。耐第一代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的一些革兰阴性菌可对头孢唑肟敏感。但粪链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对该抗生素不敏感。头孢唑肟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败血症,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胸膜炎、腹膜炎、胆囊炎、宫腔感染、阑尾炎、脑膜炎、创伤和烧伤等继发感染。由于头孢唑肟最终经肾脏代谢,所以其对肾盂肾炎及尿路感染疗效尤为显著。头孢唑肟口服不吸收,所以一般以静脉注射方式使用。 头孢唑肟静注0.5g5min后血药浓度为59μg/mL,30min后约为25μg/mL,有效血药浓度约可维持约4h。头孢唑肟在体内几乎不代谢,主要由尿液排出。静注1g后8h,尿药浓度可达30μg/mL。 该抗生素注射入体内后在体内分布较广,可渗入各种体液(包括脑脊液)。头孢唑肟的生物学半衰期约为1.2h。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卡西林 · 替莫西林 脲基青霉素:阿洛西林 · 哌拉西林 · 美洛西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可由天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天然免疫抑制包括天然免疫耐受,机体可能会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人
  • 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又分作急性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是肺部中型支气管的炎症。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可以持续数天或数周。急性支气管炎是肺部支气管(中至大的大小
  • 会厌会厌(epiglottis、会厌软骨)是覆盖了一层黏膜组织的软骨,和舌根部相连,位于舌头及舌骨稍微偏上的后方。人们通常容易将会厌或者扁桃体这两个词误认为是小舌。会厌形状如同一带柄
  • 妇产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产科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简称OB/GY
  • 神经内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内科(neurolog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
  • 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英语:John Franklin Enders,1897年2月10日-1985年9月8日),美国医学家和诺贝尔奖持有者。恩德斯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西哈特福,曾就读于诺亚·韦伯斯特学校与
  • 缓步动物门缓步动物门(学名:Tardigrata)是俗称水熊虫的一类小型动物,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有记录的大约有750余种,其中许多种
  • 横贯性脊髓炎贯穿形脊髓炎是由脊髓发炎而导致的、影响到整个一段脊髓的病症,这种炎症将损害轴突,产生脱髓鞘作用、进一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电阻率下降。没影响到整个脊髓的则叫做部分性脊髓
  • 视网膜视网膜又称视衣,是脊椎动物和一些头足纲动物眼球后部的一层非常薄的细胞层。它是眼睛里面将光转化为神经信号的部分。视网膜含有可以感受光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些细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