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学

✍ dations ◷ 2025-11-09 08:12:24 #刑罚学
刑罚学(英语:Penology)由拉丁文poena(“penal”,惩罚)加上古希腊文字尾-logia(“study of”,研究)而来,这术语很有可能是法兰西斯·利柏(英语:Francis Lieber)所创造,作为犯罪学的分支,探讨不同社会中试图镇压犯罪活动并透过适当处罚以满足舆论的哲思和实作。《牛津英语词典》将刑罚学定义为“犯罪惩罚和监狱管理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它相当于矫正(英语:Corrections)。刑罚学关注不同社会所发展并采用的犯罪防治方法与效果,如何借由害怕惩罚而镇压或遏止犯罪意图。因此,刑罚学的研究涉及囚犯处置和罪犯判刑后的复建更生,还包括保护管束(罪犯在社区复健)以及与确保拘留安全、犯人再培训有关的监狱科学。刑罚学处理许多议题和理论,包括监狱相关问题(监狱改革(英语:Prison reform)、囚犯虐待(英语:Prisoner abuse)、囚犯权利(英语:prisoners' rights)和累犯)以及惩罚目的之理论(吓阻理论、应报理论、去能理论(英语:Incapacitation (penology))和更生理论)。当代刑罚学主要关注罪犯更生和监狱管理。这个词很少用于于非正式环境中的惩罚理论和做法,如育儿、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惩教措施。过去许多理论根基于可怕后果可以阻止潜在犯罪者这个概念所发展而来。该原则的例子可以在古希腊的德拉古法典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英语:English Renaissance)盛行的血腥法典中找到,当时(在不同时期)超过200种罪行的处罚是死刑。同样地,在伊斯兰教圣训法典传统下的某些固定罪行也可能导致恐怖的惩罚。罪犯惩处及更生的现代理论大体上基于1764年切萨雷·贝卡里亚侯爵出版的《论犯罪与刑罚》开创性文集中所阐述的原则,也就是以比例原则为中心概念开展。在这方面,它们与众多过往的惩罚制度不同,例如英国的血腥法典,其中不论偷窃价值为何,刑罚是相同的,也就是英文谚语“偷小羊还不如偷大羊”(亦即一不做,二不休)的由来。 贝卡里亚的想法也促使非致命惩罚更为社会所接受。因此,定罪囚犯在处罚期满后也必须重新回归社会。因此,现今刑罚学家为囚犯订定职业和心理教育计划,还有一系列社区服务(英语:Community service)和保护管束命令,要求在社区内对罪犯进行指导和就业辅导。然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缓和公众愤怒不至自行采取残酷报复行动,保持对罪犯施加某些惩罚仍具相当重要性。

相关

  • 约翰·麦克劳德约翰·詹姆士·理察·麦克劳德(John James Richard Macleod,1876年9月6日-1935年3月16日)是一位苏格兰医师、生理学家。他在1923年与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因为发现了胰岛素,
  • 晕动病晕动病,或运动病(英语:Motion Sickness),生活中通常被称为晕车、晕机和晕船,是一种平衡失调的疾病。当人眼所见到的运动与前庭系统感觉到的运动不相符时,就会有昏厥、恶心、食欲减
  • 放射辐射在物理学上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型态,在真空或介质中传送。包含:辐射之能量会从辐射源往外向所有方向直线放射。一般依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
  • 社会工作在NASW(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文献中,指出社会工作(Social Work)是“一种专业活动,以协助个人、团体社区去强化 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
  • 条带状铁矿条状铁层(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又名带状铁矿层、条带状铁矿、带状铁矿或缟状铁矿,是一类岩石的名称,它包含了铁的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类矿物以及燧石,并以条状互层的
  • 电子设备电子学(英语:Electronics),是用包括有源电子元器件(例如真空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与之相关的无源器件等电子组件来构成电路的互连技术。有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和控制电
  • 埃米略·门德斯·佩雷斯埃米略·门德斯·佩雷斯(西班牙语:Emilio Méndez Pérez,1949年5月22日-)是西班牙物理学家。门德斯于1934年6月15日出生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莱里达。毕业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后
  • 宇宙的终极命运宇宙的终极命运是物理宇宙学中一个主要的议题。许多科学理论都对宇宙的命运作出预测并成为竞争的对手,包括未来与时间是有限还是无限。自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并经历暴胀的概念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英语: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拥有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功效,降低第二信使(cAMP或cGMP)的水解,因而提升细胞内cAMP或cGMP的浓度。有些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选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简称麻杏甘石汤或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炙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碎、棉裹)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