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斯·李普希
✍ dations ◷ 2025-09-18 11:25:06 #汉斯·李普希
汉斯·李普希(荷兰语:Hans Lippershey,1570年-1619年9月),或称作约翰·李普希(Johann Lippershey),德国-荷兰眼镜制造师与发明家。因最早申请望远镜的专利而闻名于世,但现时仍未清楚他是否是第一个制造望远镜的人。汉斯·李普希在1570年出生德国的韦塞尔。他在1594年定居于荷兰泽兰省的省治米德尔堡,同年结婚和在1602年取得荷兰的公民权。定居米德尔堡期间,他成为了一位镜片研磨师与眼镜制造师。1619年9月,李普希于米德尔堡逝世,年约48至49岁。汉斯·李普希最著名的事迹是发明望远镜,据文字记载,他曾于1608年申请折射望远镜的专利。李普希对光学仪器的贡献建基于他原本的工作-眼镜制造师,这是一个始源于十三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罗伦斯的行业,之后扩展至荷兰和德国。李普希于1608年10月2日向荷兰国会提交对其发现的“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好像它们就在你附近一样的东西”的专利申请,同时另一眼镜制造师雅各·梅提斯(英语:Jacob Metius)也要求拥有望远镜的所有权,最终双方都未能取得专利。虽然如此,李普希还是因其设计的望远镜复制品而从荷兰政府中获得丰富的报酬。在大城王国国王厄加陀沙拉(英语:Ekathotsarot)写给大城王国驻荷兰大使馆的书信《由暹罗国王写给莫里斯亲王阁下,于1608年9月10日送抵海牙》的最后特别表扬汉斯·李普希。该书信发行于同年10月并分发到整个欧洲,引起许多科学家的关注,其中包括保洛·萨尔皮(英语:Paolo Sarpi)、托马斯·哈里奥特和伽利略·伽利莱。其中伽利略自制并改良了望远镜,将其用于天文观察。关于李普希怎样发明望远镜有几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有2个小孩在玩李普希店里的透镜,并告诉他怎样看到远处的风向标。其他则包括从他徒弟口中得知或抄袭别人的点子。李普希最初制作的望远镜由2个凸透镜(其中一个是物镜)和1个目镜组成。这款后来被希腊科学家乔凡尼·蒂米斯安勒斯(英语:Giovanni Demisiani)命名为“荷兰透视望远镜”的望远镜有着3X的倍率。
相关
- 红斑性肢痛症红斑性肢痛病 一种罕见的血管病。表现为手足血管阵发性地扩张收缩,伴有灼痛、皮肤温度升高并发红。可能是遗传性疾病,也可能是皮肤对热和张力过敏所致。
- CD4+ T细胞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s, Th),又称为助手型T细胞,是一种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它的表面有抗原受体,可以辨识抗原提呈细胞的MHC-II类分子呈献的抗原片段。一旦受到抗原刺激,Th细胞就
- 毛细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段段落(英语: paragraph)简称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单位。从内容上说,它具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在文章中,段与段通常会隔一行。段是由句子或句群组成的,在文章中用于体现作者的思路
- 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英语: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缩写:BSE),俗称疯牛症(mad cow disease),是由传染因子引起,属于牛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此疾病是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
- 光波光通常指的是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视知觉就是对于可见光的知觉。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上的某一段频谱,一般是定义为波长介于400至700奈(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也就是波长比
- 链甾醇链甾醇(英语:Desmosterol,也称为24-脱氢胆甾醇)是胆固醇合成的中间产物之一,从7-脱氢链甾醇转化而来,由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英语:24-dehydrocholesterol reductase)催化形成胆固醇。
- Toll样受体類Toll受体(英语:Toll-like receptors,缩写TLR,或译为類鐸受體)是I型跨膜蛋白质,识别侵入体内的微生物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应答。被认为在先天性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類Toll受体
-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intracellular fluid(ICF)),又称胞质溶胶(cytosol)、基本细胞质(fundamental或ground cytoplasm)、透明质(hyaloplasm)。为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容
- 花萼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位于花的最外层,一般是绿色,样子类似小叶,但也有少数花的花萼样子类似花瓣,有颜色。花萼在花还是芽时包围着花,有保护花瓣作用,花开放后花萼托在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