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AM-1

✍ dations ◷ 2025-04-17 09:53:49 #位于1号人类染色体的基因,分化群,干细胞

1IJ9、​1VCA、​1VSC

NM_080682、NM_001078、NM_001199834

NM_011693

NP_001069、NP_001186763、NP_542413

NP_035823

VCAM-1(Vascular cell adhesion protein 1(I型血管细胞黏附蛋白)),又称CD106,是一种细胞黏附蛋白,在人体内由基因编码,属于一种唾液酸糖蛋白。

VCAM-1含有6个或7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属于免疫球蛋白蛋白超家族(英语:Protein superfamily)(IgSF)。于人体内存在两个由可变剪接产生的转录本。

VCAM-1参与淋巴细胞—内皮细胞间黏附过程和细胞间信号识别过程,能在免疫应答中促进淋巴细胞向炎症区迁移。淋巴细胞、软骨细胞等细胞中都含有VCAM-1,血管内皮细胞在受到细胞因子刺激后也会表达VCAM-1蛋白。一些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细胞表面表达CD106(VCAM-1)。

相关

  • 绿硫细菌绿菌门是一类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细菌。这类细菌没有已知的近亲,最近的类群为拟杆菌门。绿菌门通常不活动(一个种具有鞭毛),形状为球状、杆状或者螺旋状。其生存要求无氧环境和
  • 古生态学古生态学(Palaeoecology)是研究地史时期生物之间,古代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支学科,应用生态概念研究化石群落与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基本假设是在以往的地质时
  • 私塾私塾,也叫私学 、私塾,或学堂,是古中国的私立学校或补习班,流行于受儒家影响的文化圈。私塾大多由读书人、秀才等私人开办,由教书者(称为塾师)在自宅设立,入学者多系六岁至八岁孩童
  • M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内存(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为MRAM),是一种非易失性内存技术,从1990年代开始发展。这个技术的拥护者认为,这个技术速度接近SRAM,具有快闪存储
  • 普天乐清朝订定国歌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其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1911年,清政府将《巩金瓯》定
  • 不征国不征之国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所提出的政策,宣布不会征服十五个邻近国家,以维系与这些国家的和睦关系,同时促进各国间贸易发展。明军将蒙元军事势力赶出中原后,仍需要驻守
  • 陈厚耀陈厚耀(1648年-1722年),字泗源,泰州人。清朝翰林,天文学家、数学家。陈厚耀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官苏州府学教授。大学士李光地向朝廷推荐他通晓天文、算法,得到引见,改任内阁中
  • 内隐智力理论由卡萝·德威克和她的同事所研究,在社会和发展心理学,内隐智力理论 (英: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的智力或能力是否可变的信念。埃伦莱格特在1985
  • 卡塞尔卡塞尔行政区(Regierungsbezirk Kassel)是德国黑森州的3个行政区之一,位于该州的北部,首府卡塞尔。卡塞尔行政区是黑森州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卡塞尔行政区下设6个县:卡塞尔行政区
  • 纪念碑谷纪念碑谷(英语:Monument Valley,纳瓦荷语:Tsé Biiʼ Ndzisgaii,岩石峡谷之意)是在科罗拉多高原一个由砂岩形成的巨型孤峰群区域,其中最大的孤峰高于谷底约300米。该区域位于亚利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