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

✍ dations ◷ 2025-02-23 07:37:45 #洪承畴
洪承畴画像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府南安县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人。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败战后降清,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大学士。洪在明代时以谋略闻名,讨伐流寇、满人屡战皆捷,但在松锦之战,兵败投降满清,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政治上,洪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文化上,洪承畴建议满洲统治集团也须弘扬儒家学术,尊信孔孟,“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淡化满汉之间的差异,亦为满清统治汉人的统治基础。清兵入关以后,洪承畴的功劳极大,可以说除了多尔衮及范文程以外,再无他人。洪承畴早年家贫,小时候即帮助母亲兜售豆干为生,十一岁即辍学。曾任云南按察使的族叔洪启胤同情他,便用《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书籍来教导洪承畴。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考上举人;次年入京参加会试,联捷进士二甲十四名。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考上进士后,随即被授予刑部江西司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等职。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升任浙江提学,又升浙江布政使参议。天启七年(1627年),升任陕西督道参议。明思宗崇祯年间,流寇大起。时年,洪承畴三十七岁,韩城遭民军王左桂围攻,杨鹤调洪承畴救援,洪承畴带数百由家丁、仆人、伙夫拼凑的军队,首赴沙场,以卓越指挥解围韩城,斩贼五百余人。此后两个月之中,所部连战连捷,人称“洪兵”。洪承畴认为民军顺逆不定,所以好杀降卒,“托塔王”王左桂投降,承畴宴请,席间杀之。崇祯四年(1631年)四月,曾令贺人龙等设酒宴犒劳降卒,趁机杀了300余人。费密说:“陕西总督某招抚数千人,某日遣降卒去砍柴拔草,拿走他们的弓箭,突然发动数千个弓箭手,将他们射杀。降卒见状,纷纷拔木举石,奋起反抗,突围而出。从此以后,民军绝了投降之心。”同年八月,延绥巡抚死于任上,洪承畴代之为巡抚,三边总督杨鹤被罢,洪承畴十月授陕西三边总督。崇祯七年(1634年),五省总督陈奇瑜设下妙计,困民军于车厢峡,李自成肉袒牵羊投降。陈奇瑜共俘民军三万六千人,命五十余名安抚使押送回原籍,但此三万六千人随即刺杀安抚使,继续叛乱,沿途烧杀掳掠,关中百姓死伤惨重,陈奇瑜因此夺官下狱。由洪承畴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湖广等处军务,镇压农民起义。崇祯八年(1635年),洪承畴组织围剿卓有成效,几个月内,各地民军肃清,民军主力又被压缩至洛阳附近。斯时,民军召开“荥阳大会”,聚“十三家”和“七十二营”之众,会上李自成倡议兵分三路,一路往山西,一路往湖广,一路往中都凤阳。赴凤阳之民军,毁凤阳皇陵。六月,曹文诏受命出击,中伏身死。洪军三月间至河南时,义军已大部又集中于陕西;洪承畴回军函关。此时李自成破咸阳,逼西安;高迎祥、张献忠等乘官军被牵制于陕,三入河南。明廷认识到民军流动作战,又改以分区负责,重点进攻。1635年8月,五省总督卢象昇专治中原;洪承畴专治西北,各自负责,相互协同。崇祯九年(1636年)春,民军连连失利。崇祯九年(1636年),洪承畴受命专督关中,在临潼破民军。孙传庭在子午谷大败闯王高迎祥,高迎祥败走,洪承畴俘之,送北京处死,李自成获推继任闯王,号称“李闯”。此时清军犯边,卢象昇调往边境援助,中原民军复起。张献忠在南阳为左良玉击败,熊文灿理中原军务后,招抚张献忠等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月,洪承畴大破李自成,李自成败走商洛,只剩下十八个骑兵,明末农民起义转入低潮。受杨嗣昌掣肘的卢象昇阵亡于钜鹿之后,崇祯帝不得已将洪承畴从西线调来,给予李自成、张献忠喘息之机。崇祯十一年十二月(1639年),卢象昇战死,崇祯十二年调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系东北边防,防卫满洲。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清军攻锦州及宁远,洪承畴派兵出援,败于塔山、杏山。为挽救辽东危局,崇祯十四年(1641年),洪承畴率八总兵、十三万人集结宁远。三月,皇太极率大军围困锦州。时八总兵均怀骄横,不易服从统一号令。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于是,明军控制了松山至锦州的制高点,以凌厉攻势重挫清军,局势开始好转。然而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兵多饷艰为由,催洪进军。洪承畴拖垮清军之方略无法实施,不得已,率军进入松山,意图在松锦与之决战。皇太极闻洪承畴至,亲率正黄旗与镶黄旗来援,部署对明军形成大包围态势,并断明军粮道。洪承畴主张决战,各总兵却主后撤,终决议突围。突围途中,各军不待军令,争先退走,清军趁势掩杀。洪承畴率万人残兵坐困松山城,突围屡不成。洪派总兵吴三桂向北京求援,吴至京竟向崇祯皇谎报洪已阵亡全军覆没,故明无援给洪,翌年城陷,洪承畴兵败被俘至盛京,史称松锦之战。洪承畴被俘后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要自杀殉国,皇太极将洪承畴关在狱中,但费尽心思招降洪承畴,给予黄金、古玩、美女,洪承畴都拒绝了。相传还派爱妃庄妃前去狱中探望,致赠人参汤,洪承畴感动不已。在洪氏即将动摇时,皇太极派遣范文程招降洪承畴,洪承畴一直谩骂,范文程不理会,只跟他聊历史,洪承畴答话时,屋顶上灰尘掉落,洪承畴怕污了衣服,急急擦拭。范文程离去,便告诉皇太极说:“洪承畴不想死。连一件衣服都如此爱惜,何况命呢?”皇太极于是召见洪承畴,天气甚冷,洪承畴挺立不跪,皇太极将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脱了,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感动落泪,跪地叩首,投降满清。洪承畴兵败的讯息传到明朝朝廷,崇祯帝以为洪承畴战死,设了十六坛哭祭之。不料在第九坛时,探子来报,说洪投降满清了,于是撤收祭坛而去。洪承畴是最早提出清兵入关后首要任务就是剿灭流贼,其后他本人为此不遗余力,献计多尔衮。随多尔衮南下,闻甲申之变,李自成大顺军陷北京,崇祯帝自尽,明朝灭亡。洪承畴建议“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直趋北京,多尔衮用之,终杀败大顺军。洪承畴建言将目标对准大顺军,招纳故明遗臣,很快清廷稳定北直隶、山东、山西三省之地,迁都燕京。入关后,顺治皇帝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并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大学士。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多铎灭南明弘光政权,多尔衮被胜利冲昏头脑,下“剃发令”,激起强烈反抗。危难之中,多尔衮于闰六月以洪承畴代多铎,授予“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洪承畴在任期间,竭力缓和满汉的民族矛盾,以绥靖招安为主,特别是招降号招昔日同为闽南人的粼村明闽浙总督郑芝龙于福州降清,但郑儿郑成功逃至金门观望局面,但如不归顺,就处死,乃至于杀害大批明室忠臣义士,遭天下唾骂。顺治四年(1647年),洪承畴丧父丁忧,回乡守制。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奉召返京,再次入内院佐理枢密,摄政王多尔衮倾心任用。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时年61岁,已任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佐理机务,兼任《大清太宗实录》总裁官的洪承畴,又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事后报闻”,出师征讨南明永历政权。至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清军平定云南,洪承畴疏请发内帑赈济贫民,并暂缓向逃亡缅甸的桂王余部进军,使战乱之后的云贵社会秩序趋于安定,生产开始恢复。八月,以年老体衰、目疾加剧请求返回北京,翌年奉旨回京,却遭冷遇。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逝世,康熙帝即位。洪承畴也已69岁,仍任大学士,于五月疏乞休。朝廷几经争论,授以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世袭。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卒,年73岁。谥文襄。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一份诏书中,命国史馆编纂《明季贰臣传》。洪承畴等出于“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今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刑生,腼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之理由被列入《明季贰臣传》甲篇中。洪承畴是明末重臣,讨伐流贼与满人立下大功,崇祯帝非常器重,导致他投降后,屡遭明朝遗老羞辱,类似的故事发生过许多次。洪承畴早年受到郭都贤的帮助,视郭都贤为恩师。洪承畴降清后,郭都贤隐居桃江,洪前去拜望郭都贤,欲以厚报。洪承畴给郭都贤金钱,郭都贤不接受,又说要奏封郭都贤之子为监军,郭都贤又谢绝。都贤把眼睛眯起,假装自己失明,洪承畴讶异问“何时得眼疾?”郭都贤说:“自从认识您的时候,眼睛就瞎了。”洪承畴顿时无言以对。据说洪承畴为了压抑反清复明,在长沙制造文字狱,拘禁了名士三百多人,郭都贤去长沙拜访洪承畴,希望洪承畴勿杀无辜,洪承畴看在郭都贤的情面上,只得将那三百多人全部放了。临别时,郭都贤作揖讽刺道:“多谢两朝元老。”洪承畴回答:“下官是千古罪人”。金正希兵败被擒,执送南京,大声问曰:“尔识我否?”承畴曰:“岂不识金正希!”洪亦问曰:“尔识我否?”正希曰:“不识也。”洪承畴曰:“我便是洪亨九。”金正希喝曰:“咄,亨九受先帝厚恩,官至阁部,办虏阵亡,先帝恸哭辍朝,御制祝版,赐祭九坛,予谥、荫子,此是我明忠臣,尔是何人,敢相冒乎?”洪承畴招降不得,只好将他斩首。洪承畴与史可法是好朋友,得知史可法已死,本来想要救史可法,却来不及,一直引以为憾。但当时广泛谣传史可法在扬州未死,死的只是一个形貌相似的人。苏州孙兆奎因起兵失败,被押到南都白下城。洪承畴与孙兆奎也有老交情,问他说:“先生在军中,知道扬州阁部史公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孙兆奎回答说:“经略从北方来,是否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洪承畴非常恼怒,把孙兆奎斩了。黄道周被清兵俘至金陵狱中,狱中吟咏如故,洪承畴前去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将殉难的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承畴颇愧,上疏请求免除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夏完淳十七岁因为反清复明被捕,洪承畴想要保全夏完淳性命,亲自审讯:“小孩子懂得什么,怎么可能起兵造反。只是误堕入叛贼之中而已。现在归顺的话,会让你当官。”夏完淳坚决不投降,还说:“我听说洪亨九先生,是本朝的人杰,在松锦之战阵亡,英勇殉国了。先帝震惊哀悼,给予褒扬抚恤,此事感动中华与夷狄。我常常思慕其忠烈,我年纪虽小,杀身报国这种事,当然是当仁不让!”旁边的兵士以为夏完淳果真不认识洪承畴,提醒他:“上面坐的就是洪亨九大人。”夏怒斥道:“洪亨九先生殉于王事已久,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的,还曾经御祭七坛(其实是九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都跟着哭了。你们是什么逆党,敢假托洪亨九之名,污蔑他的忠魂!”洪承畴保全不得,只好将他斩杀,年仅十七。明朝兴国公王之仁把全家老小溺死之后,在松江登陆,穿得非常体面,百姓惊讶地围观,王之仁入见洪承畴,自称:“之仁是前朝大帅,不愿意暗中自溺;愿意来求见,光明正大的死。”承畴以礼相待,命他薙发归顺清朝,之仁不从,于是洪承畴决定处斩王之仁。之仁死前,大骂承畴:“以前先帝设三坛(其实是九坛)祭你,跟祭一条狗也差不多!”洪承畴系英都洪氏东轩五房族裔,曾祖洪以诜、祖洪有秩、父洪启熙,母傅氏。

相关

  • 耳部疾病ICD-10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创建的ICD-10中涉及耳与乳突的疾病分类。外耳疾病(H60-H62)中耳和乳突疾病(H65-H75)内耳疾病(H80-H83)耳的其他疾患(H90-H95)
  • 相关不蕴涵因果相关不代表因果(英语: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是科学和统计学经常强调的重要观念,意思是若两个事物(统计学上会用变数代表)有明显的相关时(即当一件事出现,另一件事也
  • 精液精液(英语:Semen),闽å—è¯ã€æ½®æ±•è¯å«åšâ€œæ½²â€ï¼ˆè¯»éŸ³ï¼šsiâu),而
  • 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
  • 疼痛身体的疼痛(pain)指通常由身体损伤、病患或不良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觉。出于临床研究的需要,国际疼痛研究国际疼痛研究协会(英语: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
  • 亨利定律亨利定律,是由威廉·亨利所发现的一个气体的定律。这个式子说明在常温下且密闭的容器中,溶于某溶剂的某气体之体积摩尔浓度,会正好与此溶液达成平衡的气体分压成正比。亨利定律
  • 慢性疼痛慢性疼痛(英语:Chronic Pain)指的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症状。在医学领域,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一般是由持续时间划分,最常见的是用“持续3个月”或者“持续6个月”作为两种疼痛的分
  • 长期照护长期照护(英语:Long-term care,简称LTC),是一种协助因慢性疾病或身心障碍而长期无法自理的病患,满足各式各样医疗与非医疗需求的服务。长期照护通常会提供看护与非技术性照护,例如
  • 血糖血糖(英语:Blood sugar)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消化后的葡萄糖由小肠进入血液,并被运输到机体中的各个细胞,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国际标准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美国采用毫克/
  • 合成按照IUPAC金皮书的定义,不对称合成(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asymmetric synthesis),也称手性合成、立体选择性合成、对映选择性合成,是研究向反应物引入一个或多个具手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