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达朗贝尔原理
✍ dations ◷ 2025-07-09 15:33:45 #达朗贝尔原理
达朗贝尔原理(英语:d'Alembert principle)是因其发现者法国物理学家与数学家让·达朗贝尔而命名。达朗贝尔原理阐明,对于任意物理系统,所有惯性力或施加的外力,经过符合约束条件的虚位移,所作的虚功的总和等于零:其中,
I
i
=
−
m
i
a
i
{displaystyle mathbf {I} _{i}=-m_{i}mathbf {a} _{i},!}
是粒子
P
i
{displaystyle P_{i},!}
感受到的惯性力,
m
i
{displaystyle m_{i},!}
和
a
i
{displaystyle mathbf {a} _{i},!}
分别是粒子
P
i
{displaystyle P_{i},!}
的质量和加速度,
F
i
{displaystyle mathbf {F} _{i},!}
是施加于粒子
P
i
{displaystyle P_{i},!}
的外力(不包括约束力)、
δ
r
i
{displaystyle delta mathbf {r} _{i},!}
是符合系统约束的虚位移。静力学的虚功原理在动力学的版本是达朗贝尔原理。假若一个物理系统的每一个约束条件都只约束位置或时间,而不约束速度,则称此物理系统为完整系统。达朗贝尔原理比哈密顿原理的适用范围更广阔,可以用于不仅是完整系统。因为达朗贝尔原理,在一个动力系统里,约束力所作的虚功自动抵消,也就是说,不需要顾虑约束力所作的虚功。思考由一群粒子构成的一个物理系统。按照牛顿运动定律,其中,
F
i
(
T
)
{displaystyle mathbf {F} _{i}^{(T)},!}
是所有施加于粒子
P
i
{displaystyle P_{i},!}
的作用力的合力(包括约束力)。将方程右边的加速度项目移至左边,达朗贝尔建议将这加速度项目视为一种因为粒子的运动而产生的作用力,称为惯性力:这样,施加于每一个粒子的作用力(包括惯性力)的矢量和皆等于零:采用达朗贝尔这绝顶聪明的建议,这系统内所有的作用力的矢量和变为零,也就是说,这系统达到平衡状态。假若动力系统的动态平衡可以视为静力系统的静态平衡,则所有静力系统内有关于平衡状态的理论都可以适用于动力系统,而这动力系统的运动问题的一大部分也可以当作静力系统的平衡问题来解析。因此,当然也可以将静力学的虚功原理搬迁至动力学里。对于每一个粒子,经过虚位移
δ
r
i
{displaystyle delta mathbf {r} _{i},!}
,其矢量和所作的虚功等于零:作用于每一个粒子的虚功的总和
δ
W
{displaystyle delta W,!}
等于零:将作用于每一个粒子上的合力
F
i
(
T
)
{displaystyle mathbf {F} _{i}^{(T)},!}
,细分为外力
F
i
{displaystyle mathbf {F} _{i},!}
与约束力
C
i
{displaystyle mathbf {C} _{i}}
:假设,每一个约束力,因为虚位移,所做的虚功的总和是零。则约束力的项目可以从方程内移去,达朗贝尔原理成立:现在,总和内的每一个单独
F
i
−
m
i
a
i
{displaystyle mathbf {F} _{i}-m_{i}mathbf {a} _{i},!}
很可能不等于零。定义有效力
F
i
e
f
f
{displaystyle mathbf {F} _{i}^{eff},!}
为外力加惯性力:达朗贝尔原理又可表达为:对于任意物理系统,所有有效力,经过符合约束条件的虚位移,所作的虚功的总合等于零,注意到这推论里的约束力假设。在这里,约束力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反作用力。因此,可以称此假设为反作用力的虚功假设:所有反作用力所做的符合约束条件的虚功,其总合是零。这是分析力学额外设立的假设,无法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来。在此特别列出几个案例,展示出约束力所做的符合约束条件的虚功的总合是零:拉格朗日力学是对经典力学的一种不同的表述。拉格朗日方程是拉格朗日力学的基要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特别适用于理论物理的研究。拉格朗日方程的功能等价于牛顿力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从达朗贝尔原理,可以推导出拉格朗日方程。设定粒子
P
i
{displaystyle P_{i},!}
的位置
r
i
{displaystyle mathbf {r} _{i},!}
为广义坐标
q
1
,
q
2
,
⋯
,
q
n
{displaystyle q_{1},q_{2},cdots ,q_{n},!}
与时间
t
{displaystyle t,!}
的函数:转换为广义坐标的主要的目的,是要除去物体内粒子位置与粒子位置之间的相依性。这问题在后面会有更详细的说明。虚位移可以表示为粒子的速度
v
i
=
v
i
(
q
1
,
q
2
,
⋯
,
q
n
,
q
˙
1
,
q
˙
2
,
⋯
,
q
˙
n
,
t
)
{displaystyle mathbf {v} _{i}=mathbf {v} _{i}(q_{1},q_{2},cdots ,q_{n},{dot {q}}_{1},{dot {q}}_{2},cdots ,{dot {q}}_{n}, t),!}
是取速度对于广义速度的偏微分:思考方程(1)的加速度项目,将方程(2)代入,应用乘积法则,注意到
∂
r
i
∂
q
j
{displaystyle {frac {partial mathbf {r} _{i}}{partial q_{j}}},!}
的参数为
q
1
,
q
2
,
⋯
,
q
n
,
t
{displaystyle q_{1},q_{2},cdots ,q_{n}, t,!}
,而速度
v
i
{displaystyle mathbf {v} _{i},!}
的参数为
q
1
,
q
2
,
⋯
,
q
n
,
q
˙
1
,
q
˙
2
,
⋯
,
q
˙
n
,
t
{displaystyle q_{1},q_{2},cdots ,q_{n},{dot {q}}_{1},{dot {q}}_{2},cdots ,{dot {q}}_{n}, t,!}
,所以,因此,以下关系式成立:将方程(3)与(4)代入,加速度项目成为思考这个系统的动能
T
{displaystyle T,!}
,加速度项目与动能的关系为思考方程(1)的外力项目,将方程(2)代入,这里,
F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mathcal {F}}},!}
是广义力:将方程(5)与(6)代入方程(1),会得到假设所有的广义坐标都相互独立,则所有的广义坐标的虚位移也都相互独立。由于这些虚位移都是任意设定的,只有满足下述方程,才能使方程方程(7)成立:假设这系统是单演系统,也就是说,这系统的广义力与广义位势
V
{displaystyle V,!}
之间的关系式为那么,广义位势也是系统的势能。注意到拉格朗日量
L
{displaystyle L,!}
定义为系统的动能减去势能:则可得到拉格朗日方程:假设这系统是保守系统,也就是说,这系统的广义力与位势
V
{displaystyle V,!}
之间的关系式为则拉格朗日方程也成立。根据对于刚体的牛顿第二定律,一个运动中的刚体,其运动方程为其中,
F
i
{displaystyle mathbf {F} _{i},!}
是施加于刚体的外力,
m
{displaystyle m,!}
是刚体的质量,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是刚体质心的加速度,
M
i
{displaystyle mathbf {M} _{i},!}
是每一个外力
F
i
{displaystyle mathbf {F} _{i},!}
对于刚体质心的力矩、
I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mathcal {I}}},!}
是对于刚体质心的惯性张量,
α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alpha }},!}
是刚体的角加速度。达朗贝尔建议将加速度项目
−
m
a
{displaystyle -mmathbf {a} ,!}
视为一种因为刚体的运动而产生的作用力,称为惯性力
I
{displaystyle mathbf {I} ,!}
,又将角加速度项目
−
I
α
{displaystyle -{mathcal {I}}{boldsymbol {alpha }},!}
视为一种因为刚体的运动而产生的力矩,称为惯性力矩
M
{displaystyle mathbf {M} ,!}
:那么,运动方程变为在工程力学里,达朗贝尔惯性力原理阐明:刚体的惯性力与所有作用于刚体的外力的合力等于零,刚体的惯性力矩与所有作用于刚体的力矩的合力矩等于零。。这原理可以帮助分析正在运动中的某连杆所感受到的作用力。请注意,惯性力必须作用于质心;而惯性力矩是力偶矩,可以作用于物体的任何一位置。靠着达朗贝尔惯性力原理,动力系统可以变为像静力系统一样的解析。这方法的优点是,在等价的静力系统里,可以选择任何一点(不只是质心)来计算力矩。这时常会导至较简易的运算。因为,如果选择出正确的力矩作用点,在计算力矩时,可以忽略许多作用力(这些作用力与选择点同直线)。假设施加作用力或力矩于一个平面刚体,则此刚体会在xy-平面上呈平移运动或旋转运动,其惯性力
I
{displaystyle mathbf {I} ,!}
与惯性力矩
M
{displaystyle mathbf {M} ,!}
的方程分别为假设,除了作用于刚体的外力以外,将惯性力视为作用力,将惯性力矩视为力矩,这系统就等价于静力系统。因此,静力平衡方程成立:这方法的优点是,
∑
i
M
i
{displaystyle sum _{i}M_{i},!}
乃是对于任意点的力矩的总合;而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方法有一个额外的要求:旋转运动方程只能选择在质心计算。
相关
-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指生物把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人体的细胞需要氧来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若二氧化碳累积在体内会对细胞造成伤害。为确保有充足的氧运到细胞,而
- 志愿者志愿者(港澳称为义工,台湾称为志愿工作者),台湾简称志工,是指一种助人、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通常旨在促进善良或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其发展可追溯至二次大战后,福
- 西番莲属大约有500种,例如:西番莲属(学名:Passiflora)是西番莲科中拥有500个种的属。它们大部分是藤蔓,有一些种类是灌木,少数种类是草本植物,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是本属最有名的成员。
- 奥古斯特·魏斯曼弗里德里希·利奥波德·奥古斯特·魏斯曼(德语:Friedrich Leopold August Weismann,1834年1月17日 - 1914年11月5日),德国的进化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将他列为19世纪第二个最显
- 梅尔文·卡尔文梅尔文·埃利斯·卡尔文(英语:Melvin Ellis Calvin,1911年4月8日-1997年1月8日),美国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卡尔文出因与安德鲁·本
- 威廉·费勒威廉·费勒(英语:William Feller,1907年7月1日-1970年1月14日),克罗地亚裔美籍数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概率学家之一。生于萨格勒布,1926年年仅20岁时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指导老
- 大隅良典大隅良典(日语:大隅 良典/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 Ōsumi Yoshinori,1945年2月9日-),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现任东京工业大学前沿研究机构特聘教授、第6位东京大学特别荣誉教授等职。
- 龟背竹龟背竹(学名:Monstera deliciosa),又称为龟背竹、凤梨蕉、蓬莱蕉及电信兰,是天南星科龟背竹属植物。龟背竹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潮湿的环境,但也耐阴、耐阳及有一定的耐旱性,原产于墨西
- 纳吉布拉穆罕默德·纳吉布拉·阿赫马德扎伊(普什图语:ډاکټر نجیب ﷲ احمدزۍ,英语:Mohammed Najibullah Ahmadzai,1947年8月6日-1996年9月28日),阿富汗政治家、共产主义者,出生
- decomposi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是除水外的另一种氢的氧化物。粘性比水稍微高,化学性质不稳定,一般以30%或60%的水溶液形式存放,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