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芳香性

✍ dations ◷ 2025-10-29 12:09:56 #金属芳香性
金属芳香性(Metal aromaticity)是将有机化合物中芳香性的概念延伸到金属及金属化合物。金属芳香性最早是在铝原子簇MAl4−(M表示锂、钠或是铜)中证实的。上述的阳离子是在氦气下将铝/碳酸锂的混合物或是铜或钠对铝的合金,利用激光蒸发(英语:Laser ablation)碳酸锂制备,再由质谱法分离,之后用光电子能谱(英语: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进行分析。化合物芳香性的证据是基于以下的考量。计算化学证实铝原子簇是由四原子的Al42−平面,以及在方形金字塔形分子几何(英语:方形金字塔)顶点上的抗衡离子所组成。Al42−单元是完美的平面结构,不会受顶点上的抗衡离子(英语:counterion)影响,甚至于两侧都有抗衡离子,形成中性化合物M2Al4也是一様。除了其HOMO计算有了二个离域的pi系统,因此符合休克尔规则。而且移除头四个价电子需要能量的实际值也和理论值符合。D轨域芳香性(D-orbital aromaticity)出现在三原子的钨离子W3O9-及钼离子Mo3O9-原子簇中,原子簇是由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在氦气体流中激光蒸发纯金属而得。原子簇中的三金属中心是用氧原子来桥接,而每个金属原子也有二个终端氧原子。光电子能谱的第一个信号对应移去离子中最低能量价电子,形成中性化合物M3O9所需的能量。这个能量和三氧化钨或三氧化钼的能量相当。光电子能谱能的信号很宽,表示阴离子和中性化合物的构象差很大,计算化学证实M3O9-及M3O92-阴离子是理想的六边形,其金属和金属之间的键长等长。上述的分子都只在气态下存在,且浓度很低。有研究指出一个由钼酸钠(Na2MoO4.2H2O)和亚氨基二乙酸(英语:iminodiacetic acid)在水中生成的化合物也有金属芳香性。X光散射技术显示其中的钠原子排列成类似于并五苯的六边形簇。钠-钠键的键长特别的短(327pm,元素态的钠原子之间距离为380),而且类似苯一様,其产生的环是平面的。在此化合物中,钠原子呈现一个扭曲的八面体形分子构型,和钼原子及水分子形成配位键。NICS aromaticity数值的计算证实了其实验所得的结果。

相关

  • 肠脏肠脏,或称肠,是指消化系统中,由胃至肛门之间的消化管道,为大部分化学消化过程的所在地,将食物的营养吸收。肠脏主要分为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两部分。
  • 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简称核物理学,核物理或核子物理)是研究原子核成分和相互作用的物理学领域。它主要有三大领域:研究各类亚原子粒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类与分析原子核的结构并带动
  • 语义饱和语义饱和(英语:semantic satiation),又称字形饱和、完形崩坏(日语:ゲシュタルト崩壊,德语:Gestaltzerfall),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人在重复盯着一个字或者一个单词长时间后,会发生突然
  • 多西他赛欧洲紫杉醇是紫杉烷药物类(包括化疗药物紫杉醇)的成员,是一种半合成药物,可以"10-Deacetylbaccatin"制备。是一种临床上行之有效的化疗药物,它通过与细胞分裂干扰。欧洲紫杉醇由
  • 嗜酸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黏合剂黏着剂也称胶黏剂、黏合剂、胶水,在1942年被哈利·库弗博士(英语:Harry Coover)发明。指将两个物体黏附在一起的材料,根据所要黏合材料的特性(主要是表面特性,如粗糙度),使用不同的黏
  • 太米太米(Terametre,符号Tm,大陆称太米,台湾称兆米,又称垓米)是一个极其罕用的长度单位。1 Tm=1012米=6.7 天文单位。在这个数量级的长度,通常使用科学计数法或者其他单位如天文单位来表
  • Hsub3/subNOsub4/sub原硝酸(Orthonitric acid),也称作正硝酸,是一种氮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3NO4。由于原硝酸会脱水生成硝酸,目前还没有制得这种酸,但是通过固态反应制得了原硝酸盐:原硝酸钠为白色晶体,
  • 中原中原是汉族传统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国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名河洛、中土、中州。后被汉族视为天下中心。在中国古代的地缘思
  • 圣尤斯特歇斯岛圣尤斯特歇斯(荷兰语:Sint Eustatius),背风群岛一岛屿,原属荷属安的列斯,现为荷兰的特别市(公共实体),与同为荷兰特别市的博奈尔和萨巴合称为“BES群岛”。圣尤斯特歇斯岛位于加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