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象
✍ dations ◷ 2025-07-13 19:13:51 #恐象
恐象(学名:Deinotherium)是象的史前亲属,生存于中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在这段时间,恐象只有少许变化。恐象像现今的象,但鼻较短,而象牙则向下弯曲。恐象是最大的长鼻目动物之一,也是已知陆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次于巨犀和副巨犀。雄性恐象一般肩高3-4.5米,最大的可达5米。估计体重超过12吨。恐象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欧洲等地区。艾德丽安·梅约(Adrienne Mayor)指在希腊发现的恐象化石解开了古代巨大生物的秘密。在克里特岛浅沉积岩中发现的恐象牙齿却令人质疑,究竟恐象是生活在大陆上,或是像现今的象般被人低估了其游泳的能力。恐象是恐象科的模式属,是由更细小及中新世的古恐象演化而来。这两种长鼻类与其他象的演化分支是完全不同的,有可能是在更早的时期分支开来。除了恐象外,过往嵌齿象科及乳齿象都被包含在同一大分类中。只有象生存至今。恐象如何使用它奇特的象牙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它有可能用来插入土壤中寻找植物的根部及块茎,或是推倒树枝来吃树叶,又或是挖出树皮来吃等。在非洲几个发现恐象化石的位点中,都有人科的遗骸。巨恐象的齿式为0-0-2-3/1-0-2-3(每年替补为0-0-3/1-0-3),有垂直的颊齿作替补。恐象有两组双脊齿型及三脊齿型的牙齿。臼齿及后前臼齿是垂直撕开食物的牙齿,显示恐象在很早期的演化分支中已经独立了出来。其他的前臼齿是用来压碎食物。颅骨短及低,顶部扁平,有很大及高的枕骨髁。鼻孔向内缩及很大,应该有很大的象鼻。吻突长,吻沟阔。下颌骨颏部非常长及向下弯曲,象牙向后弯,是恐象的特征。它没有上象牙。恐象与其祖先的古恐象的分别在于其体型及齿冠较大,第二及第三臼齿的后状饰没有怎么发展。霍伊维尔曼(Bernard Heuvelmans)认为恐象仍然在中非生存,且是20世纪早期非洲几宗神秘河马被杀事件的元凶。恐象属下已知有三个物种,都是体型很巨大的。巨恐象是恐象属的模式种。它主要是生存于中新世晚期的欧洲,并且是地中海附近地区唯一的物种。它最后生存于上新世中期的罗马尼亚。于1836年,在黑森-达姆施塔特的上新世地层发现了巨恐象的整个头颅骨。头颅骨长约1.2米,阔0.9米,比现今的象要大很多。印度恐象是亚洲的物种,主要在印度及巴基斯坦发现。它的特征是那巨大的齿列,及其谷内结节。印度恐象出现于中新世中期,在末期更为普遍。它于7百万年前消失。博氏恐象是非洲的物种。特征是狭窄的吻槽、细小但较高的鼻腔、颅骨较高及窄。相比其他两种恐象,它下颌骨颏部较短。博氏恐象在中新世末期出现,在其他物种消失后仍然生存。最近代的化石是在肯雅发现,约有1百万年。
相关
- 朊毒体朊毒体(英语:prion,发音为/ˈpriː.ɒn/;又译为普利昂、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感染性蛋白质、普恩蛋白等)是一种具感染性的致病因子,能引发人类及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
- 乙醇脱氢酶醇脱氢酶(英语:Alcohol dehydrogenase,缩写ADH, EC 1.1.1.1),是一种以NAD+或NADP+为受体、作用于供体CH-OH基团上的氧化还原酶。这种酶能催化以下两种酶促反应:醇脱氢酶是一种锌蛋
- 丘比特丘比特(拉丁语:Cupido,拉丁英文转写Cupid),又称埃莫(拉丁语:Amor),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维纳斯的儿子,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厄洛斯(希腊语:Έρως)。往往被塑造为手拿弓箭、背部长有一对翅
- 太平洋群岛位于大洋洲的三大岛群: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希腊语字根为“小岛”之义) 位于赤道以北,西太平洋,包括:马绍尔群岛、关岛、瑙鲁、帕劳等。美拉尼西亚(Melanesia,希腊语字根为“黑人
- 脑机界面脑机接口(英语:brain-computer interface,简称BCI;有时也称作direct neural interface或者brain-machine interface),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直接连
- 动物志《动物志》(古希腊语:Περὶ Τὰ Ζῷα Ἱστορίαι,拉丁语:Historia Animālium,英语:History of Animals)是一本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学自然史著作。一般意义上说,动物志是对
- 肌醇代谢肌醇(英语:Inositol)(旧称维生素B8)是一种环己烷的六醇,从哈沃斯投影式来看,这些羟基相对环平面的取向不同,故可区分为多种类型,如肌肌醇,表肌醇和鲨肌醇等。最常见的是肌肌醇。常见
- 丁二酮丁二酮(IUPAC系统命名:2,3-丁二酮,又称双乙酰)是一种天然发酵副产品。它是一种邻二酮(两个羰基并列),分子式C4H6O2。丁二酮常在含酒精饮料中自然生成,常作为食品添加剂以增加黄油口
- 切尔维诺峰马特峰(德语:Matterhorn,意大利语:Monte Cervino,法语:Mont Cervin)也称马特洪峰、切尔维诺峰,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山峰。马特峰的位置在瑞士、意大利边境,附近是瑞士瓦莱州小镇
- 马尔萨斯增长模式马尔萨斯的增长模式(英文:Malthusian growth model),有时也称“简单的指数增长模型”,本质上是指数增长基础上以恒定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