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粿

✍ dations ◷ 2025-02-23 07:19:48 #发粿
发粿(闽南语)又叫发糕,客家语称之为钵粄、发粄、碗粄或起酵粄,是一种米食制品,流行于浙江、华南地区、港澳、台湾、印尼及马来西亚一带,是传统过年的食品,亦可用于祭祀或馈赠亲人。发粿谐音发财、高升,客家人称粿上裂痕为“笑”,外型发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征新的一年笑口常开,生活顺意。发粿的颜色大体有三类,传统的为红色,是以白糖、酒曲混入糯米制成。还有只放白糖的白色和放黄糖的黄色钵粄。糯米或丝苗米泡冷水后磨成米浆,可用低筋面粉代替,加入糖和发粉搅拌后倒入碗中,放入蒸笼蒸熟之后即成。现代制法中往往也掺入少量面粉以改善成品外型。以酵母做发粿需要先用一小团米浆块去和酵母发酵至2-3倍大后,揉入其它的米浆块中继续将其发酵,后移至蒸笼蒸25分钟,制作出的发粿则变得米香纯厚,无碱味。以白发粉制做发粿,白发粉有分已混合在一起的泡打粉与未混合的发酵粉和发粿粉,泡打粉制作的发粿大都无裂痕。蒸熟的发粿会因为在蒸煮的过程中,使发粿高出碗面,因而出炉的成品上方表皮会胀裂为呈十字或不规则型的裂痕。

相关

  • 电解质电解质(英语:electrolyte)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可以产生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通常指在溶液中导电的物质,而固态可导电的物质不算电解质。这包括大多数可溶性盐、酸和碱。
  • 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英语:Pulmonary surfactant),也称肺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肺泡形成的表面活性脂蛋白复合体。表面活性物质一般具有亲和性不同的两端。在肺中,蛋白质和脂类形成同时具有
  • 全球大流行瘟疫,又称大流行,指大型且具有传染力又会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现代医学卫生发达,许多会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为流行病等级。根据世
  • 孢子丝菌症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因为受到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感染,引起皮肤产生病变,也可能发生在肺、关节、骨骼,甚至脑,但是较为罕见。申克氏胞子丝菌存在于土壤中,干草堆、
  • 红肉红肉是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具体来说、牛肉、羊肉、鹿肉(英语:Venison)、兔肉等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有些肉类,如猪肉,是用营养学定义的红肉,而采用普通的定义则为白肉
  • 食管食道(Esophagus),亦称食管,人和动物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面连接咽,下面连通胃,紧贴脊柱的腹侧,具有输送食物的功能。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中空通道,在最尾端与胃相接的地方有一个括
  • 比沙可啶比沙可啶(英语:Bisacody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用作刺激性缓泻剂。它直接作用于大肠,产生肠道蠕动,通常用于缓解便秘,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管理以及诸如结肠镜检查等医学检查前的肠
  • 弗莱·奥托弗赖·保罗·奥托(德语:Frei Paul Otto,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
  • 高雄捷运公司坐标:22°34′56.7″N 121°19′52.0″E / 22.582417°N 121.331111°E / 22.582417; 121.331111高雄捷运股份有限公司(英语:Kaohsiung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简称高捷公司
  • 蛋白质体学蛋白质组学(英语:proteomics,又译作蛋白质体学),是对蛋白质特别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研究,是在90年代初期,由Marc Wikins和学者们首先提出的新名词。更重要的是,基因组是相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