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吸收

✍ dations ◷ 2025-09-14 18:18:37 #口腔黏膜吸收

口腔黏膜吸收(Buccal absorption 或 Oral absorption),是一种透过口腔内扩散作用的吸收方式。药物或是营养物质可透过口腔黏膜渗透到微血管,再将其带入体内循环,如此一来,可避免肝脏、胃肠道、酵素的破坏,增强效果。口腔黏膜吸收虽然被发现的很早,但仅局限在医疗产业,所以关于口腔黏膜吸收的相关知识与市面上可见到的民生商品也非常罕见。

口腔黏膜主要被覆于口腔表面,总面积约100cm2,厚度约为500-600µm,口腔黏膜也是口腔内的第一道对外屏障,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口腔内的组织不受外来物质的侵害。

口腔黏膜分为角质化上皮和非角质化上皮,齿龈和硬腭表面由角质化上皮组成,占口腔黏膜总面积的25%;颊、舌下及软腭上皮未角质化,占总面积的60%;舌头背部的黏膜兼具角质化与非角质化两种性质,占总面积的15%。角质化上皮构成口腔的保护屏障,而颊黏膜和舌下黏膜上皮均未角质化,将有利于吸收。舌下黏膜上皮层厚度较颊黏膜薄,渗透性较佳,故一般的产品都以舌下黏膜吸收为主。

1847年,阿斯坎尼欧·索布雷罗(1812-1888)等首先报导了硝酸甘油可以经口腔黏膜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1879年,硝酸甘油舌下药成功地用于临床,之后陆续出现许多药物的口腔黏膜吸收相关报导。

口腔黏膜吸收的物质可以经由颈静脉到达心脏,再进入体内循环,可以避免肝脏、胃肠道与酵素的破坏。口腔黏膜吸收被用在用药上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药物作用过大或胃肠中效果不稳定。不过口腔黏膜吸收的效果与物质的脂溶度、解离度和分子量大小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是,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舌下也有很好的吸收效果。

一般来说,药物在口腔吸收多为被动扩散,口腔黏膜作为吸收途径主要有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舌下黏膜渗透性强,物质可以迅速吸收,广泛被应用在用药上,但是药效短是其缺点,所以舌下吸收作用的药物通常都溶解快、剂量小、作用强。

颊黏膜因表面积大,但渗透性较舌下黏膜差。不过颊黏膜吸收能够避免肝脏、胃肠道的破坏,且受口腔中唾液的影响较小,能够在黏膜上保持相当长时间,有利于蛋白质类药物吸收,有利于控释制剂释放。

口腔黏膜渗透性顺序为:舌下黏膜>颊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口腔黏膜吸收主要是被应用在药品,大部分为舌下锭的剂型,知名的口腔黏膜吸收的药品有:

相关

  • 清兵入关抚清之战 · 萨尔浒之战 · 开铁之战 · 辽沈之战 · 镇江之战 · 林畔之战 · 广宁之战 · 辽南之战 · 亮马佃大捷 · 牛毛大捷 · 乌鸡关大捷 · 横
  • 荧光粉磷光体(Phosphor)是产生冷发光现象现象的物质。包括缓慢亮度衰减(大于1毫秒)的磷光材料和发射衰减在几十纳秒之内的荧光材料。磷光体通常包含各种类型的过渡金属或稀土化合物。
  • 巴普提斯蒂娜小行星298是小行星带里一颗由奥古斯特·沙卢瓦在1890年9月9日于法国尼斯所发现的小行星。在2007年9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美国西南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威廉·波特克(William Bottke)与
  • 莫尔多瓦人莫尔多瓦人(厄尔兹亚语:эрзят/Erzyat;莫克沙语:мокшет/Mokshet;鞑靼语:мухшилар/Muhshilar;莫克沙人和厄尔兹亚人作俄语:мордва/Mordva;喀拉台人作俄语:ка
  • 肖恩·勒马斯肖恩·弗朗西斯·勒马斯(爱尔兰语:Seán Francis Lemass,原名约翰·弗朗西斯·勒马斯(爱尔兰语:John Francis Lemass);1899年7月15日-1971年5月11日)是爱尔兰共和党政治家,曾于1959年
  • 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班斯卡-比斯特里察(斯洛伐克语:Banská Bystrica,德语:Neusohl)是斯洛伐克中部的一座主要城市,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州首府,位于赫龙河畔的一个被下塔特拉山、大法特拉山和克雷姆尼察
  • 顾国彪顾国彪(1936年6月2日-),上海人,电机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科群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
  • 莫里斯·斯瓦迪士莫里斯·斯瓦迪士(英文:Morris Swadesh 1909年1月22日-1967年7月20日)是一位有影响却充满争议的美国语言学家。他曾把历史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应用于美洲土著语言之中。他认为存在
  • 超人时代《超人时代》(朝鲜语:초인시대/超人時代,英语:)为韩国tvN自2015年4月10日起播出的金曜喜剧,由喜剧演员兼作家的柳炳宰自编自演的韩国超自然喜剧。本剧于23:30播出至24:40,一次连播2
  • 陈洪 (1945年)陈洪(1945年-),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新闻出版界,分入第四十四组。并担任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