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鸟形龙

✍ dations ◷ 2025-10-22 00:05:14 #原鸟形龙
原鸟形龙属(属名:Archaeornithoides)是兽脚亚目手盗龙形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蒙古国。1965年,一个波兰与蒙古国的古生物挖掘团队,在蒙古国的巴彦扎格(Bayn Dzak)发现一个小型恐龙化石。1983年,波兰古动物学家Andrzej Elzanowski的研究首次提到这个小型恐龙化石1992年,Elzanowski、彼得·沃尔赫费尔(Peter Wellnhofer)等人将这个小型恐龙化石进行描述、命名。隔年,他们进行详细的研究。模式种是Archaeornithoides deinosauriscus,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与古代鸟类相似的外形”,种名意为“小型恐龙”,指原鸟形龙是一种体型小型的恐龙。正模标本(编号ZPAL MgD-II/29)被发现于牙道黑达组(Djadokhta Formation),这个河道砂岩地层的地质年代为上白垩纪的晚坎潘阶。正模标本是个破碎头颅骨与下颌,包含上颌骨、部分颧骨、齿骨、以及腭骨。原鸟形龙的正模标本非常小,破碎头颅骨的长度为2.7公分,完整头颅骨的长度约为5公分,完整身常被估计约为50到60公分,是最小型的恐龙之一。由于这个化石是个幼年个体,成年个体可成长到更大体型,但目前不知成年个体的身长。原鸟形龙的口鼻部有长眶前孔,长度约是上颌的3/4。上颌有至少八颗牙齿,这些牙齿小型、呈圆锥状,外表平滑、缺少锯齿边缘。腭骨显示有次生孔的迹象。在1993年,Elzanowski等人提出原鸟形龙是最接近近鸟类的恐龙,主要依据一些类似鸟类的特征,包含:前上颌骨及上颌骨之间有着交错的缝合处、腭骨的凸起宽广、具有气窦、缺少齿间板、以及牙齿缺乏锯齿边缘。根据近年来的新化石,上述特征常见于伤齿龙科及驰龙科的成年与幼年个体。Elzanowski等人提出原鸟形龙是伤齿龙科、棘龙科、里斯本鳄的近亲,这些物种与鸟类构成一个演化支,而鸟类是起源于更原始的演化位置。之后的其他研究,并不支持伤齿龙科、棘龙科是近亲,而里斯本鳄其实是种鳄形超目动物。某些科学家认为,原鸟形龙的幼年标本可能属于其他的蒙古伤齿龙科恐龙,例如蜥鸟龙或拜伦龙。在2009年,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等人研究一个拜伦龙的幼年颅骨,发现幼年、胚胎时期的兽脚类恐龙就具有许多成年个体的特征,并发现原鸟形龙与拜伦龙的标本没有关联,两者是独立的属。诺瑞尔等人也发现,原鸟形龙不是近鸟类的最近亲,而确实属于伤齿龙科。原鸟形龙的脑壳有个明显的咬痕,Elzanowski等人提出这咬痕由哺乳类的三角齿兽(Deltatheridium)所留下,三角齿兽是牙道黑达组常见的小型哺乳动物。在2002年,另有科学家认为这标本曾被消化过,然后才经历化石化过程。如果属实,这将是中生代哺乳类以恐龙为食的第一个证据。

相关

  • 毒性毒性(英语:Toxicity)是毒物的化学分子或化合物到达生物敏感部位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毒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 茶碱茶碱(英语:Theophylline)是一种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红茶和绿茶中,是一种磷酸二酯酶 (PDE) 抑制剂,可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它具有与咖啡因类似的结构和药理学特性
  • 核子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核医学是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医学成像)的
  • 黑色素体黑色素体是一种包含黑色素的亚细胞结构,黑色素细胞、视网膜上皮细胞含有这种结构。仅仅靠吞噬得到黑色素体的细胞被称为噬黑色素细胞。在甲壳类的许多种、鱼类、两栖类以及爬
  • 赤道板有丝分裂(英语:mitosis)是真核细胞将其细胞核中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核之中的过程。细胞核分裂后通常伴随着细胞质分裂(英语:cytokinesis),将细胞质、细胞器与细胞膜等细胞结构均等分
  • 线圈炮线圈炮(Coilgun)是一种由一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投射加速器,以同步线性马达的方式将磁性抛射物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这种装置也被称为高斯炮(Gauss gun),是为了纪念用数学方法描述电磁
  • 黄夹次苷黄夹次苷(英语:Peruvoside或称为黄花夹竹桃苷,英语:cannogenin thevetoside)是一种强心苷,用于治疗心脏衰竭,来源于黄花夹竹桃(学名:Cascabela thevetia,曾用学名:Thevetia neriifolia)
  • 大长今长今是朝鲜王朝宫廷的一位医女,在中宗18年被封为国王的主治医女,赐号“大长今”,是朝鲜王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医治国王的女性医生。有关长今的史料不多,以下为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大
  • 杨礼寿杨礼寿(1530年-1600年),本贯河阴杨氏,字敬甫(경보),号退思翁(퇴사옹),是朝鲜王朝中期的医官。1565年明宗时成为御医,后升任通政大夫。宣祖19年(1586年)升任嘉义大夫。1595年升任中枢府
  • 张铨张铨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