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

✍ dations ◷ 2025-02-23 20:08:43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英语:Ponzi scheme)是非法性质的金融诈骗手法,是一个著名的代表案例,发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时至今日各种变体(资金盘)依旧存在金融市场中。是一种欺诈形式,它吸引投资者并利用后期投资者的资金向早期投资者支付利息。其运作模式多以投资名义,给予高额回报诱使受害人投资,看似与一般的证券基金的模式并无区别,但在庞氏骗局中,投资的回报来自于后来加入的投资者,而非公司本身透过正当投资盈利,即“拆东墙补西墙”。透过不断吸引新的投资者加入,以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初期通常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以利于推行,再逐渐拉长给息时间。随着更多人加入,资金逐渐入不敷出,直到骗局泡沫爆破时,后期的大量投资者便会蒙受金钱损失。“庞氏骗局”称谓源自美国一名意大利移民查尔斯·庞兹,他于1919年开始策划一个阴谋,成立一空壳公司骗人向这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被戳破。查尔斯·庞兹在1903年移民到美国,从事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等粗工。他曾于加拿大因伪造文书罪入狱,在美国亚特兰大因人口贩卖而服刑。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工具,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过去,并抵达麻州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当地人兜售。投资计划为投资某样商品便可获得高额回报,但庞兹刻意将计划化简为繁,让一般人难以摸清。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混乱,庞兹便趁混乱放出消息。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券,再转卖回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和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一般人难以得知实况。然而庞兹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且他给最初的一批“投资者”于规定时间内拿到了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四万多名波士顿市民变成庞兹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兹被一些不明就里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和马可尼(在当时被认为是无线电的发明者,但现在普遍认为是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无线电)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庞兹买下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黄金的拐杖,还给他的情人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烟斗都镶嵌著钻石。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1920年8月,庞兹宣告破产,他所收到的巨款,若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券,事实上他只卖过两张。此后,“庞氏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回缴给前面的“投资者”当作回报。庞兹被判处五年刑期,出狱后又做了几件类似的金融诈骗,因此坐了更久的牢。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竟然又想办法诈骗墨索里尼,但也没能得逞。1949年,庞兹在巴西的一个善堂去世,死时身无分文。

相关

  • 多克隆多克隆抗体,亦作“多株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是一种含有多种类型抗体的抗体混合物。其名称中的“多”指抗体混合物由不同类型的浆细胞生产而来:430。要生产多克隆抗体,首
  • 镫骨镫骨(stapes /ˈsteɪpiːz/、stirrup)是中耳的一块听小骨,存在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这块骨头形如马镫,贴在卵圆窗上,负责将声波震动由此处传送至内耳。镫骨是人体最小且最轻的
  • 土壤生态学土壤学是研究土壤及其生成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它对研究植物的生长,繁殖以至分布都起着重要影响。 从农业角度来看,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让植物生长的疏松表层。英语pedo
  • 质体醌质体醌(英语:Plastoquinone,简称:PQ)是一种醌分子,与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电子传递链有关。质体醌被还原(得到叶绿体基质中的两个质子(H+),并与来自光系统 II的两个电子(e-)相结合),形成质体
  • 智库智库(英语:Think Tank)或称智囊团,另外也有许多智库以“基金会”、“研究所”、“研讨会”、“论坛”、“学会”或“协会”等名称称呼,智库是对政治、商业或军事政策进行调查、分
  • 杨 卫杨卫(1954年2月-),北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力学专家,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6年8月至2013年2月任中国浙江大学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
  • 厨余垃圾生物降解垃圾(Biodegradable waste,又译生物分解废弃物)包含所有能借由堆肥、好氧消化(英语:Aerobic digestion)、厌氧消化等生物降解过程,被生命体(如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甲
  • 索伦·奥贝·基尔克果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丹麦语:Søren Aabye Kierkegaard,又译齐克果、祈克果、克尔凯郭尔、吉尔凯高尔等;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是丹麦神学家、哲学家及作家,一般被视为存
  • 维他命B维生素B也作维他命B,是B族维生素的总称,它们常常来自于相同的食物来源,如酵母等。维生素B是身体内新陈代谢必需的一环,每种维生素B都参与了关键的代谢反应,通常以辅酶的形式存在
  • 范雄范雄(越南语:Phạm Hùng,1912年6月11日-1988年3月10日),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生于越南永隆省。1928年参加南圻学生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