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歇效应

✍ dations ◷ 2025-04-25 13:19:54 #俄歇效应
在物理学里,俄歇效应(Auger effect)指的是伴随原子内部较低能级电子层的一个空位被填补而发射电子的效应。当一个处于内层电子被移除后,留下一个空位,高能级的电子就会填补这个空位,同时释放能量。通常能量以发射光子的形式释放,但也可以通过发射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来释放。第二个被发射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被发射时,俄歇电子的动能等于第一次电子跃迁的能量与俄歇电子的离子能之间的能差。这些能级的大小取决于原子类型和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俄歇电子谱,是用X射线或高能电子束来产生俄歇电子,测量其强度和能量的关系而得到的谱线。其结果可以用来识别原子及其原子周围的环境。俄歇复合是半导体中一个类似的俄歇现象:一个电子和空穴(电子空穴对)可以复合并通过在能带内发射电子来释放能量,从而增加能带的能量。其逆效应称作碰撞电离。“俄歇效应”是以其发现者,法国人皮埃尔·维克托·俄歇(Pierre Victor Auger)的名字命名的。俄歇过程是在1920年由奥地利科学家莉泽·迈特纳发现的。俄歇效应是1925年,Pierre Victor Auger在分析了Wilson云室实验的结果后发现的。实验中用了高能X射线来电子气体,并观察到了光电子。对电子的测量表明其轨迹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无关,这表明电子电离的机制是原子内部能量交换或无辐射跃迁。运用基本量子力学计算出跃迁率和跃迁概率,以及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该效应的机制是无辐射跃迁,而非内部能量交换。(ref 1)

相关

  • 核黄素缺乏症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879年英
  • 离胺酸赖氨酸(英语:Lysine,简称为Lys或者K)是一种α-氨基酸。它的化学式表示为:HO2CCH(NH2)(CH2)4NH2。赖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的遗传密码是AAA和AAG。赖氨酸与精氨酸,组
  • 皮浪主义皮浪主义,或皮浪怀疑主义见于2世纪末3世纪初时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著作《皮朗主义纲要》(Πυῤῥώνειοι ὑποτύπωσεις,Outlines of Pyrrhonism),为前1世纪时埃奈
  • 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意大利语:Girolamo Fracastoro,1477年-1553年8月6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维罗纳的一位医生和作家。他非常著名的作品是题为《梅毒》(1530年)的新拉丁文诗歌,书
  • 眼虫属眼虫藻(学名:Euglena)是生物里的一个属,属于裸藻纲。其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它们有眼斑,它与趋光有关。眼虫为长梭形或圆柱形而带扁平的单细胞藻体,由前端小凹陷生出细长鞭毛一条,其运
  • RecBCDRecBCD是大肠杆菌体内用来起始DNA同源重组的蛋白质。由3个不同的亚基所组成,分别是RecB、RecC与RecD(这些名称也可用来表示转录出这些蛋白质的基因)。其中RecB与RecD是解旋酶。
  • 曼达安教曼达安教 (现代曼达安语(英语:Mandaic language):מנדעיותא Mandaʻiūtā; 阿拉伯语:مندائية‎ Mandāʼīyah)是一个诺斯底主义宗教,信仰该教的民族称作曼达安人,其拥
  • 尾气火花点火发动机中:
  • Noonan syndrome努南氏综合征(Noonan syndrome)为一相对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该病得名自小儿心脏科医师贾桂琳·努南。该病的症状类似透纳氏症,但可能发生于男性及女性。努南氏综合征常
  • 1690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