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弦

✍ dations ◷ 2025-11-09 12:12:31 #三和弦

三和弦是以三度关系叠置的三个音构成的和弦。这三个音分别称为根音、三音和五音。一些现代音乐家如霍华德·汉森、卡尔顿·盖默用“三和弦”来指任何三个音(无关其音程关系)构成的和弦,阿伦·福特还提出了“四度叠加的三和弦”(quartal triad)这样的概念。它是西方音乐中最常使用的一种和弦,功能和声也主要依赖正三和弦。

三和弦可以再分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

三和弦有一个原位和两个转位。

三和弦的原位就是三和弦本身,它的低音为根音,低音到上方各音的音程距离分别为三度和五度,数字低音标记可省略不写。

三和弦的第一转位是六和弦,它的低音为三音,低音到上方各音的音程距离分别为三度和六度,数字低音标记为6。

三和弦的第二转位是四六和弦,它的低音为五音,低音到上方各音的音程距离分别为四度和六度,数字低音标记为 4 6 {displaystyle _{4}^{6}}

三和弦的性质在转位后不发生改变,例如:大三和弦的第一转位是大六和弦,小三和弦的第一转位是小六和弦等等。

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大六和弦、小六和弦都属于结构比较稳定的和弦,因此在古典音乐中可以作为独立的和弦单独使用。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和弦里不包含不协和音程关系。

由于大四六和弦和小四六和弦的低音与其上方的根音产生了纯四度,因此在古典音乐中,四六和弦一般不能被单独使用,而是作为经过的、辅助的、或是终止的四六和弦出现。这是因为在古典音乐中,当纯四度为两个非低声部的上方声部所组成时,则这个纯四度为完全协和音程;但是当纯四度为低音声部与它上方的任意声部组成时,则这个纯四度为不协和音程。

增音程与减音程都属于不协和音程,增音程有扩张的趋势、减音程收缩的趋势,又因为增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减三和弦及其转位都含有增音程或减音程,因此这些和弦的结构都比较不稳定,他们一般都需要解决。

在大小调音乐中,减三和弦及其转位主要包括:导三和弦(DVII即vii°)及其转位;和声大调、和声小调以及自然小调里的二级和弦(sII即ii°)及其转位;重属导三和弦(DDVII即vii°/V)及其转位等等。这些和弦普遍都有需要解决的倾向。

在大小调音乐中,增三和弦及其转位主要包括:升五音的属和弦(♯5D即V(♯5))及其转位;升五音的重属和弦(#5DD即V(♯5)/V)及其转位;和声小调的三级和弦(DtIII即III+)及其转位。这些和弦普遍都有需要解决的倾向。

相关

  • 石油石油(英语、拉丁语:petroleum,拉丁语词源希腊语:petra(岩石)+拉丁语:oleum(油)),也称原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
  • 呐喊《呐喊》(挪威语:Skrik),或译称《尖叫》,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的作品,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著名代表作。《呐喊》是挪威表现派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的主体是
  • 邓氏鱼邓氏鱼(Dunkleosteus),旧称恐鱼,是一种晚泥盆纪(距今约3.82亿至3.59亿年前)的盾皮鱼,其中最大种类D. terrelli体长可达6米(19.7英尺)重量则可达1吨,被视为当时最大的海洋掠食者,是已
  • 货币虫货币虫(学名:Nummulites)是一种曾在新生代第三纪(Tertiary)大量生长的古老海生单细胞有孔虫,存在于中生代末期到新生代早期。其化石呈大型扁豆状,直径约可达6公分。货币虫的外廓呈
  • 第二次刚果战争第二次刚果战争,是主要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一场战争。在第一次刚果战争中被卢旺达扶植上台的卡比拉对迟迟不肯撤离的卢旺达驻军渐生猜忌,在试图强制其撤出后,卢旺达势力
  • 尚书 (官职)尚书是中国历史上从秦汉时期创立的中央政府官职,其重要性于汉朝达到顶峰,隋唐以后也成为分管六部的重要职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亦设有尚书的官职,为六部的
  • 西班牙语正字法 (1741年)西班牙语正字法(1741年版,Orthographía española)于1741年由西班牙皇家学院 (RAE)发布,这是该机构第一次专门发布关于西班牙语的正字法。全书计衬页背面、题词、勘误表及正文
  • 南沙河坐标:40°07′17″N 116°16′58″E / 40.1213722°N 116.2828743°E / 40.1213722; 116.2828743南沙河是北京地区的一条河流,为温榆河的支流。源头分南北二支:北支发源于海淀
  • 大岛康邦大岛康邦(日语:大島 康邦/おおしま やすくに ,1938年6月8日-),日本前男子篮球运动员。他曾代表日本国家队参加1960年夏季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他也参加了1962年亚洲运动会,最终获得
  • 伯肯海德公园伯肯海德公园(英语:Birkenhead Park)是位于英国默西塞德郡伯肯海德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公园。该公园由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于1847年4月5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公园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共性的城市公园。1977年,该公园于被指定为保护区。1995年,被列为英国文化遗产中的一级景观。伯肯海德公园影响了纽约中央公园和利物浦塞夫顿公园的设计。公园中有许多建筑。位于东北角的公园大门由刘易斯·霍恩布洛尔设计,由三个拱门组成,两侧是小屋,柱子为爱奥尼柱式。瑞士桥是一座由桁条结构构成的人行天桥,是英国唯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