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鱼

✍ dations ◷ 2025-09-03 07:19:15 #邓氏鱼
邓氏鱼(Dunkleosteus),旧称恐鱼,是一种晚泥盆纪(距今约3.82亿至3.59亿年前)的盾皮鱼,其中最大种类D. terrelli体长可达6米(19.7英尺)重量则可达1吨,被视为当时最大的海洋掠食者,是已知体型最大的盾皮鱼,主食有硬壳保护的鱼类及无脊椎动物。邓氏鱼的存在比陆上第一只恐龙的诞生还要早1.35亿年,化石广泛发现于北美洲、波兰、比利时与摩洛哥。邓氏鱼目前确定的至少有十个种,其中模式种为泰雷尔邓氏鱼。体型最大的种类D. terrelli,其体长估计可达6米(19.7英尺)而体重则可达1 t(1.1 short ton),为目前人类已知最大型的盾皮鱼。和其他盾皮鱼一样,邓氏鱼的头部由厚甲壳包覆,这降低了它们的运动速度和灵敏度。口中不具有牙齿,但是其甲壳具有锐利的边缘,形成类似嘴喙的结构。邓氏鱼和其他盾皮鱼可能是最早行体内受精的脊椎动物,这项特征在现存的鲨鱼上也可见到。邓氏鱼仅有前方甲壳的部分有成为化石保留下来,也因此其他部分的外型仍然是未知的。现在邓氏鱼后半身的复原图多半是依据其他节甲鱼目(例如:粒骨鱼(英语:Coccosteus))来参考还原的。邓氏鱼的颚部透过平面四杆机构连结,咬合力最大在尖端可达6,000 N(612 kgf;1,349 lbf),在后排刃片则可达7,400 N(755 kgf;1,664 lbf),能一口咬穿硬壳保护的有甲鱼类或菊石等无脊椎动物,邓氏鱼吸力也很巨大,能在0.02秒内张开嘴并在0.06秒内把猎物吸进口中,可以捕食体积比它的嘴大得多的生物,进食完后会将不能消化的硬壳吐出。邓氏鱼处于食物链顶端,生活在泥盆纪的胸脊鲨可能是它的捕食对象。然而,巨大而沉重的身躯极大地影响了邓氏鱼的运动速度和灵敏度,使其在进化中输给了鲨鱼等软骨鱼,最终灭绝。邓氏鱼及类似生物灭绝后,鲨鱼的体型开始变得更大,种类变得更多。Dunkleosteus,prehistoric wildlife

相关

  • 鳃是一种器官,很多水生动物依靠它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吸收到血液中。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鳃呼吸。最近的研究表明,鳃的进化起初并非为了呼吸,而是用来调节体液平衡,避免脱水。鳃被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法语:Le Programm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 développement ; 英语: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缩写为 PNUD ; UNDP)是世界上最大的负责进
  • 假名假名可以指:
  • 卵子发生卵子生成(英语:Oogenesis、ovogenesis或oögenesis)是一个从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并在受精卵中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哺乳类动物的卵子生成始于生殖皮膜,他可以提供滤
  • 黄曲霉毒素黄曲毒素(aflatoxin),也称作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等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
  • 三教合一三教合流,又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说法。大意宋明以降,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三教合流,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新的阶段。三教合流,盛行于中国民间信仰,中
  • 威尔士历史在威尔士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骸是尼安德特人的颚骨,发现于北威尔士埃尔威河谷的Bontnewydd Palaeolithic site遗址,大约在2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威尔士的凯尔特人在罗马帝
  • 亚当·福格森亚当·福格森(Adam Ferguson,1723年-1816年)是苏格兰的哲学家和历史家,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曾任军牧,后来成为爱丁堡的心智哲学(当时称为pneumatics)与道德
  • 塞尔维特米格尔·塞尔韦特(西班牙语:Miguel Servet;拉丁文:Michael Servetus,1511年9月29日-1553年10月27日),全名米格尔·塞尔韦特-科内萨(Miguel Serveto y Conesa),外号Revés,别名米格尔·德
  • 地球 (消歧义)地球(Earth),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除此之外,地球还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