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

✍ dations ◷ 2025-04-25 18:40:27 #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
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英语:steelie),是在二战期间因为铜的短缺而发行的一种钢制硬币。此种硬币由费城铸币局,丹佛铸币局和旧金山铸币局铸造。有别于成分为青铜的一般硬币,此种硬币使用低级钢材铸造,并且镀锌,显得十分特殊,更因此拥有许多昵称,如 wartime cent ,steel war penny 和steelie 。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 沿用1909年 Victor D. Brenner(英语:Victor David Brenner) 的设计,正面铸有林肯头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铜被使用于大量制造军事用品(弹药与其他军事装备),因此十分短缺。为缩减对铜的依赖,美国铸币局尝试多种替代方式(包括其他金属和塑料)以取代当时的标准铜合金。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最终采用镀锌钢材制造。这些硬币由三个铸造厂制造:费城铸币局,丹佛铸币局和旧金山铸币局。后两者铸造的硬币在年号下方分别有“D”与“S”的标记。然而,令人头大的问题渐渐浮现。新铸出的硬币,经常与10美分硬币相混淆。本来是使用铜质一美分的自动售货机用以辨识假币的磁铁无法辨识造假的钢币与真钢币。又因锌镀层没有覆盖硬币的边缘,汗液很快就使得金属开始生锈。在公众的强烈抗议之下, 美国铸币局开始研发新的制作方式,采用回收的黄铜弹壳与纯铜制成接近于1941-42年成分的标准合金。这种方式被1944-46年的硬币所采用,战后铜的供应不再吃紧,又恢复战前的铸造成分。 这些硬币直至20世纪60年代仍在流通,但是铸币局已经回收并销毁了大部分的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是美国唯一出现自动售货机磁铁识别问题的硬币,也是美国唯一发行的不含铜硬币(即使是美国21.6到22克拉金币,通常也包含了5.33%到10% 的铜)。

相关

  • 尼氏征尼氏征(Nikolsky's sign)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是皮肤科常见触诊项目之一。
  • 49,XYYYYXYYYY综合征(英语:XYYYY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Y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中度至重度智能障碍、言语延迟、肌张力低、巨脑室、脑白质异常、脊柱侧弯、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肘外翻、
  •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廾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五个(三划的则为第二十六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廾部归于三划部首。廾部通常是从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人类最早进入太空人类最早进入太空计划(Man In Space Soonest,MISS)是一个美国的航天计划,目的是要把美国宇航员先于苏联送入太空。最初设想的运载火箭是索尔火箭(Thor rocket),后来改为宇宙神火箭(A
  • 地心地核(英语:core),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它可再分为内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传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人类无
  • 几何学几何学(英语:Geometry,古希腊语:γεωμετρία)简称几何。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分支,主要研究形状、大小、图形的相对位置等空间区域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度量。许多文化中都
  • 铰剪剪刀,古称铰剪或铰刀,粤语称鉸剪,闽语称铰刀,是一种剪裁物件的工具,有双刀刃。剪刀是约公元前1500年时由古埃及人发明的,最早在古埃及人的废墟中找到,这些剪刀都是用某一种金属制成
  • 勒韦约翰·卡尔·戈特弗里德·勒韦(德语:Johann Carl Gottfried Loewe,1796年11月30日-1869年4月20日),德国作曲家,歌唱家。勒韦出生在萨克森的一个小镇,早年从父接受音乐教育。后来曾学
  • 默瑟岛默瑟岛(Mercer Island)位于美国华盛顿州金县,座落于与其同名且位于华盛顿湖的岛上。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时人口为22,699人。位在西雅图都会区内,默瑟岛是美国人口最多的湖中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