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

✍ dations ◷ 2025-07-20 05:11:07 #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
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英语:steelie),是在二战期间因为铜的短缺而发行的一种钢制硬币。此种硬币由费城铸币局,丹佛铸币局和旧金山铸币局铸造。有别于成分为青铜的一般硬币,此种硬币使用低级钢材铸造,并且镀锌,显得十分特殊,更因此拥有许多昵称,如 wartime cent ,steel war penny 和steelie 。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 沿用1909年 Victor D. Brenner(英语:Victor David Brenner) 的设计,正面铸有林肯头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铜被使用于大量制造军事用品(弹药与其他军事装备),因此十分短缺。为缩减对铜的依赖,美国铸币局尝试多种替代方式(包括其他金属和塑料)以取代当时的标准铜合金。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最终采用镀锌钢材制造。这些硬币由三个铸造厂制造:费城铸币局,丹佛铸币局和旧金山铸币局。后两者铸造的硬币在年号下方分别有“D”与“S”的标记。然而,令人头大的问题渐渐浮现。新铸出的硬币,经常与10美分硬币相混淆。本来是使用铜质一美分的自动售货机用以辨识假币的磁铁无法辨识造假的钢币与真钢币。又因锌镀层没有覆盖硬币的边缘,汗液很快就使得金属开始生锈。在公众的强烈抗议之下, 美国铸币局开始研发新的制作方式,采用回收的黄铜弹壳与纯铜制成接近于1941-42年成分的标准合金。这种方式被1944-46年的硬币所采用,战后铜的供应不再吃紧,又恢复战前的铸造成分。 这些硬币直至20世纪60年代仍在流通,但是铸币局已经回收并销毁了大部分的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是美国唯一出现自动售货机磁铁识别问题的硬币,也是美国唯一发行的不含铜硬币(即使是美国21.6到22克拉金币,通常也包含了5.33%到10% 的铜)。

相关

  • 心杂音心杂音是血流通过心脏瓣膜时产生的心音,可以用听诊器听见。心杂音有两种类型。功能性杂音(生理杂音)主要由心脏以外的生理构造造成;病理性杂音则是由心脏构造异常所引起。功能性
  • 单核因子单核因子(英语:monokine)是指一大类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常见的单核因子有:从巨噬细胞释放的单核因子可以通过趋化作用募集中性粒细胞。
  • 西撒哈拉西撒哈拉(阿拉伯语:الصحراء الغربية‎ Aṣ-Ṣaḥrā’ al-Gharbīyah;西班牙语:Sahara Occidental;柏柏尔语:Taneẓroft Tutrimt)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处撒哈拉沙漠西部,
  • 双眼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环甲肌环甲肌(cricothyroid muscle、环甲状肌、环盾肌)是喉部辅助发声的唯一张力肌肉。它附着于甲状软骨的较低层(英语:Planar lamina)及大角下、以及环状软骨的前外侧,其作用在使甲状腺
  • NFL国家美式橄榄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NFL)是世界最大的职业美式橄榄球联盟,也是世界最具商业价值的体育联盟之一。联盟最早在1920年以美国职业美式橄榄球協会(American
  • 哈代-温伯格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也称遗传平衡定律或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分别在1908年和1909年由英国数学家G·H·哈代(Godfrey Harold Hardy)和德国医生威廉·温伯格(英语:Wilhelm Weinberg)(Wilh
  • 姚建铨姚建铨(1939年1月29日-),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中国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1957年由苏州中学考入天津大学精仪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现任天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机场数量各国(或地区)机场数量列表是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发表的《世界概况》而得出的排名列表。
  • 硅烷硅烷是指的是碳烷烃的硅取代类似物。构成硅烷烃的是一条硅原子链接形成的主链和以共价键链接在主链上的氢原子。硅烷烃的化学式通式为:SinH2n+2。对硅烷烃的命名有一定之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