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虫目

✍ dations ◷ 2025-05-16 15:52:57 #竹节虫目
竹节虫,又称䗛(拼音:xiū,注音:ㄒㄧㄡ,音同“修”)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竹节虫目(又称䗛)的总称。草食性的昆虫,以善于拟态成树枝或树叶著称,可以躲过天敌。全世界约有2,500种。体型修长,呈圆筒形,棒状或枝状;少数种类扁平如叶。复眼发达,单眼通常退化。翅膀通常退化;如有翅膀,前翅通常小于后翅。不完全变态,陆栖,植食性昆虫。多数分布于热带。竹节虫目包括了全世界最长的昆虫-尖刺足刺竹节虫 (Pharnacia serratipes,分布于马来半岛),体长(含脚)可达55.5公分。竹节虫与螳螂有近亲关系。在较旧的分类中,认为竹节虫目是直翅目的亚目。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2014年3月表示,在内蒙古发现的昆虫化石距今大约1.26亿年,化石中的昆虫外形与附近的一颗植物极为相似,它是已知最古老的竹节虫。这种昆虫被称为“Cretophasmomima melanogramma”,在靠近辽宁的早期白垩纪热河生物群岩层(Jehol Biota)义县组(Yixian Formation)中被发现(内蒙古宁城地区柳条沟村),热河生物群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等地区,由于热河群形成于火山频繁活动的时期,因此火山灰完好的保存了许多古老生物的样本和组织细节。Ctenomorpha chronusCtenomorpha chronusCtenomorpha chronus

相关

  • 双胍类双胍类(英语:biguanides)是可以只一种分子或者是一系列基于这个分子所发展的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做为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也可以作为抗疟疾药物。过去几个世纪,山羊豆(学
  • 计算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为一种跨领域科学,包含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及数学。这个词首次出现于1985年,由史瓦兹(英语:Eric L. Schw
  • 植皮植皮(Skin grafting)是一种专门移植皮肤的移植技术。通常用来治疗外伤、烧伤、感染或某些手术造成的伤口。植皮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能够减少治疗所需程序,第二是增进身体的外
  • 蜷丝动物蜷丝动物(学名:Filozoa)是后鞭毛生物下的一个单系群,包括动物与其他相近的单细胞生物。蜷丝动物的学名Filozoa系由拉丁字filum(意指“丝线”)与希腊字zōion(意指“动物”)所组成。
  • 段树民段树民(1957年10月20日-),中国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5年获得南通医学院硕士学位,1991年取得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在夏威夷大学
  • 石元春石元春(1931年2月18日-),湖北武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学家。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和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
  • 过渡态类似物过渡态类似物为在酵素催化反应中,和基质分子的过渡状态有相似化学结构的化合物。 理论显示酵素抑制剂像过渡态的结构。过渡态类似物可借由键结于酵素活化位,作为酵素反应的酵
  • 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坐标:22°39′41″N 120°17′57″E / 22.661370°N 120.299085°E / 22.661370; 120.299085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是中华民国的二级法院之一,属于普通法院,行政组织上系台湾高
  • 造血造血作用(英语:Haematopoiesis,其它拼法为haemopoiesis或hemopoiesis,在美式英语中也被拼作hematopoiesis;源自古希腊语中意为“血液”的词汇αἷμα以及意为“创造”的词汇πο
  • 藤田级数藤田级数是一个用来量度龙卷风强度的标准,由芝加哥大学的美籍日裔气象学家藤田哲也于1971年所提出。藤田级数实际提出时共分十二级,但由于气象及物理上的预测,龙卷风不可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