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盔甲
✍ dations ◷ 2025-11-08 14:59:51 #盔甲
盔甲,是人类在武力冲突中保护身体的器具,也叫甲胄、铠甲。其中盔与胄都是指保护头部的防具;铠与甲是保护身体的防具,而主要是保护胸腹的重要脏器之用。自从人类穿上皮衣抵挡敌人武器的攻击以来,制造盔甲以保护战士生命的和制造武器来穿透及摧毁盔甲,彼此就展开永无止尽的竞争。盔甲最早是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制成的。皮甲据说是夏朝帝杼发明的。后来发展出青铜技术,青铜盔甲据考究,最早出现于亚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发展出了青铜甲。再来中亚的斯基泰人独步全球首先发明了铁器以及世界最早的钢铁技术。在盔甲的普及过程中,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护手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到了中世纪的封建时代,先有锁子甲的发明,后来更推进到防护更全面的板甲。盔甲受重视的程度尤其在欧洲和日本等地。
锁子甲在欧洲使用了约1000年,从十四世纪开始,发明了用熟铁浇铸的板甲,因为在甲胄关节处理的工艺不良,关节部分为锁子甲代替,为板金甲与锁子甲的混装。到了15世纪与16世纪,甲胄关节处理工艺的改善,锻打工艺的更精进,使软钢制全板甲出现成为可能。板金甲防护力比锁子甲更优秀,且锁子甲虽然是软的,但其关节活动受到许多影响,而板金甲的关节部分是可活动的,盔甲工艺的进步使得关节远比早期板金甲更为灵活,也就逐渐取代锁子甲。板金甲的胸甲厚约2mm,由软钢锻打,其防护力可抵御称雄欧洲300年的英国长弓,在1415年Agincourt战役与1513年Flodden 战役,都可以看到长弓对板金甲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后来只有靠机械发射的火枪及弩才能打穿板甲,依赖人力射击的长弓已经很难达到破甲的要求,因此英国于1595年颁布了“终止长弓法令”。十五世纪开始,火器逐渐成为战场常客,威力强到再厚重的盔甲都完全无法阻止子弹的贯穿,所以由全身甲慢慢演变为四分之三甲,又变为半身甲,后来更简化为护心甲。此时护甲只是穿心安的而已,几乎无法对枪炮发挥防护作用。十八世纪时盔甲几乎完全消失在欧洲战场上,直到拿破仑重视胸甲骑兵编制因而重新启用了胸甲,也取得了相当的战术价值;但随着时代演进,枪炮威力成长急速,笨重又无法抵御炮火射击的金属盔甲全面退出战场,不再使用。现代护甲完全为针对枪弹与炸药碎片所制作,各式防弹衣对远程子弹射击与尖锐碎片有一定抵御作用,头部则以钢盔保护。中国的大规模作战使得皮甲成为主要使用的甲胄。日本的盔甲也是东方国家的代表之一,早期日本盔甲受中国朝鲜的影响很深,与这两个地区的盔甲很接近。平安时期开始出现了日本特色的大铠,可以很好的适应当时武士骑射的需要。后来,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型态也日趋复杂,盔甲也因此有了长足的发展,防护越来越全面。在十六世纪又吸收了西洋甲的要素,例如直接使用防护火枪优良的西式胸甲的南蛮甲(日语:南蛮胴)(织田信长首先使用)。日本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起连接大件和防护作用草折,它的名字可能会引起误解,但它是用金属或皮革的甲片串成。同样的战国时期的日本甲虽然会有竹或木制成的部件,但胸腹部一直是用铁制造。此外日本的盔甲还有个特色,就是华丽夸张的头饰以及恐怖的惣面护具(描绘鬼怪的模样等)。丰臣秀吉派兵侵略朝鲜时,据说朝鲜的军队在黑夜里第一次目睹这些牛鬼蛇神似的军队登陆,纷纷不战而逃。这时期的日本盔甲与日本刀也因为制品的精良,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外销品。
相关
- 震颤颤抖或震颤(英语:Tremor)是身体部位因不自主肌肉收缩而造成的震动。最常发生在手部;通常是心脉所致,是正常生理现象。不过震颤严重者可能患有疾病。
- 鸩毒鸩是一种传说中的毒鸟。形象为黑身赤目,身披紫黑色羽毛,喜以蛇为食。它的羽毛有剧毒,放入酒中能置人于死地。《汉书》中记载,汉惠帝二年时期,齐王刘肥入朝,惠帝对其礼遇有加,结果遭
- Anterior ethmoidal前筛神经(anterior ethmoidal nerve)为支配鼻腔感觉的神经。该神经源自于鼻睫神经(英语:nasociliary nerve),为三叉神经眼分支的其中一条分支。鼻睫神经在分支出四个分支(由起点到
- 环境科技环境科技(英语: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又称绿色科技)指的是环境科学的应用,旨在维护自然环境与资源以及减低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永续发展是环境科技的核心目标,在解决环
- 肋间肌肋间肌即连接相邻两肋骨骨弓的肌肉。在呼吸过程中,每对肋骨间的肋间肌收缩,使肋骨向外并向上摇动。肋间肌与横膈一起运作,以将空气吸入肺中。如果做激烈的运动,则颈部和腹部的肌
- 运动蛋白驱动蛋白(英语:Kinesin)是一类蛋白质超级家族,属于分子马达的一种,其成员代表驱动蛋白-1(Kinesin-1)在1985年被发现。驱动蛋白是由单体组成的多聚体,其“头部”具有ATP酶活性,能通过
- 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国军事家、政治家与法学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
- Syracuse University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位于美国纽约州雪城,是一家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全美国综合性大学排名约为五十左右。校区与纽约州立大学环境与森林学院相临,环境与森林学院学生可
- 饶子和饶子和(1950年9月-),江苏南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子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曾任南开大学校长等职。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2年获中科院
- 刘宝镛刘宝镛(1936年1月13日-),中国导弹总体设计专家。生于天津。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