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

✍ dations ◷ 2025-04-02 18:23:20 #柳叶刀
《柳叶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英语:Thomas Wakley)(Thomas Wakley)所创刊,他以外科用具“柳叶刀”(Lancet)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语中也是“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to let in light)。现任总编辑为2005年上任的李查·荷顿(英语:Richard Horton (editor))(Richard Horton)。《柳叶刀》以其在全世界所拥有的高影响因子,以致有一群重要的读者阶层来支持它。本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导等。《柳叶刀医学期刊》被视为一种"核心的"医学综合期刊,同样亦是世界医学权威杂志;其它同性质的刊物有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美国医学协会期刊、及英国医学期刊。然而,在1998年所刊载的一篇文章使它受到严厉批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相当的提高了麻腮风三联疫苗及自闭症,与一些疫苗接种争议(Vaccine controversy)三者间者有关联的可能性(即麻腮风三联疫苗争议事件)。在2004年,《柳叶刀医学期刊》发表了部分撤回这篇有争议文章的言论。荷顿博士也公开的说明这篇文章"有致命地错误",是由于其中的一位作者有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而他并没有向《柳叶刀医学期刊》陈述过这些事。2010年医《柳叶刀》刊出《中国医师:威胁下的生存》一文,从医师安全的角度出发讨论医病关系,包括几宗因医疗纠纷引发攻击事件,也提到媒体(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在这些医疗事件多站在病患立场,而医师职业尊严与安全无法确保。2013年《柳叶刀》报导,于10月份中国发生七宗医院暴力事件,造成三死十伤。中国卫生部和公安部因此制订了医疗院所保全人员数规定:每二十张病床至少要有一名“保安”,或“保安”数不可少于所有医护人员的3%。2004年10月,《柳叶刀》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伊拉克平民的死亡人数估计已有约10万人,而时间正好在美国总统选举前两天,引起政治企图的批评。文章主要作者Les Roberts对媒体表示,发表的时间点是他的意思,目的是要让候选人在选前保证保护存活的伊拉克人民。2006年1月,一篇于2005年10月号《柳叶刀》刊载的文章,由癌症研究人员约翰·苏得博(英语:Jon Sudbø)及其他13位共同作者所合撰,篇名为《非甾体抗炎药及口腔癌的风险: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the risk of oral cancer: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被传媒揭发使用了伪造的数据。在《柳叶刀》杂志撤除这篇文章之后,多份其他科学期刊亦相继撤除类似的文章。在这件丑闻浮上台面后的一星期内,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社论来关切另外一篇发表在其刊物上的类似研究题目之文章。2019年6月,刊登一篇中国各省重要疾病死亡率与相关危险因子的论文,由六位中国学者共同撰写,未有台湾学者,该论文把台湾列为中国的一省以做比较,引起台湾医学界的反弹,期刊脸书专页涌入抗议留言,并要求撤下论文,其脸书评价系统被大量不推荐并因而关闭。期刊编辑团队则于脸书回应论文遵循联合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将台湾列为中国的一省,与国际卫生分析的惯例是一致的。然而台湾与中国的卫生政策、医疗系统、健保系统等皆不同,将台湾数据纳入会增加异质性,可构成学术上的错误,且该论文附录原始资料缺乏台湾部分,故争议未能平息。《柳叶刀》到目前已衍生出几种附属性的专业期刊,这些期刊刊名均以柳叶刀起头,如《柳叶刀神经学》(神经学)、《柳叶刀肿瘤学》(肿瘤学)、《柳叶刀传染病》(传染病)、《柳叶刀呼吸道医学》(呼吸道医学)、《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内分泌学)及《柳叶刀全球卫生》。所有的这些《柳叶刀》附属性的专业期刊于医学期刊中均已建立了重要的名声,纵然这些期刊大多在开始出刊时仅登载一些评论性的文章。2004年《柳叶刀》中文版创刊,其中选择刊登适合中国国情及中国读者需求的新颖、实用信息(包括评述、专题研讨、综述、视点、研究论文、病例报道、系列讲座、通信等),并添加中国专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的点评和分析,以指导中国医生的临床工作。

相关

  • 呼吸急促呼吸急促(Tachypnea)是呼吸异常变快的情形。成人在休息时,正常的呼吸率(英语:respiratory rate)是在每分钟12次到20次之间,若每分钟超过20次即为呼吸急促。儿童的静息呼吸率比成年
  • 生物薄膜生物薄膜(英语:biofilm),也称作“生物膜”或“菌膜”,是一些微生物细胞由自身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基质(英语: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主要为多糖)所包围而形成,且附着在浸有液
  • 原核原核生物(英文:prokaryote)是通常由单一原核细胞形成的生物。相对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一般没有细胞内膜、没有核膜包裹的成型细胞核,细胞内无染色体,DNA链未螺旋化,并以游离的形成
  • 喉炎喉炎(Laryngitis)是描述喉部发炎的现象。喉为人体主要的发声构造,喉炎常见症状包含声音沙哑(英语:hoarse voice)、发烧、咳嗽、前颈疼痛,以及吞咽困难。症状通常会持续两周。喉炎可
  • 卡尔一世 (奥匈帝国)卡尔一世(Karl I,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全名卡尔·弗朗茨·约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ph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
  •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engpolymyxin是一类多肽类抗生素,由多粘芽孢杆菌产生。由于静脉给药可致严重肾毒性(英语:Nephrotoxicity)现已少用。但现在对其肾毒性有新的认识。主要包括:多粘菌素B(po
  • 致敏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戊二醛戊二醛,结构式OHC(CH2)3CHO。无色透明有刺鼻气味的油状液体。不易溶于水,与热水互溶,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易聚合,必要时可加甲醇或脂肪醇聚乙二醇醚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 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英语:Rhabdomyolysis)是人体肌肉细胞坏死所造成的疾病。一些肌肉细胞崩坏后释放的产物(如肌红蛋白)会进入血液并对肾脏造成伤害,导致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包括
  • 细胞沟通细胞信息传递(英语:cell signaling)是一个主管细胞基本活动并协调细胞行为的复杂沟通系统。细胞对周遭微环境进行感知与正确回应的能力是其发展、修复组织、免疫以及体内正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