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奇

✍ dations ◷ 2025-09-19 01:44:34 #卡拉奇
卡拉奇(乌尔都语:كراچى,信德语:ڪراچي)位于印度河三角洲西北部,濒临阿拉伯海;面积352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500万。2013年4月“世界城市区域研究”(Demographia World Urban Areas)发布第9届调查报告,世界大都市依照人口数排名,巴基斯坦卡拉奇(Karachi)2080万人,排名第7。卡拉奇是巴基斯坦信德省的首府,为该国最大城市和港口,亦是主要银行业、工业、经济及商业中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及十大大型都会区。巴基斯坦大型企业也集中于卡拉奇,包括纺织、运输、汽车制造、娱乐、艺术、时尚、广告、出版、软件开发、医学研究等领域的企业。卡拉奇亦为南亚及穆斯林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枢纽。卡拉奇属第2级世界都市,为当地最大及繁忙港口-卡拉奇港及卡西姆港的所在地。伊斯兰堡建为巴基斯坦首都以前,卡拉奇曾为该国首都。巴基斯坦独立后,数十万印度穆斯林难民(莫哈吉尔人)进入卡拉奇,卡拉奇人口因而快速成长。卡拉奇原为印度洋沿岸的一个小渔村。1839年,英国占领卡拉奇,并将其划为陆军总部。1843年,卡拉奇与印度河上游的木尔坦建立航运。此后,卡拉奇成为了印度河流域的主要港口。1861年,卡拉奇建立至戈特里(英语:Kotri)的铁路,并于1878年伸延至木尔坦,与旁遮普铁路接轨。1910年,长达18.6万呎的东码头竣工。到1914年,卡拉奇已成为了当时英属印度的最大粮食出口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卡拉奇开始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1924年卡拉奇建成了首座机场-真纳国际机场,更成为进入印度的主要航空港之一。1936年卡拉奇被定为信德省的首府。2010年10月16日到20日的枪击案造成70多人丧生,100多人受伤。卡拉奇是阿拉伯海的北部滨海城市,属热带季风气候,干燥少雨,全年降雨量约200毫米,以七、八月份较为集中,四月至八月为夏季,高温炎热,1979年夏季曾录得47.8℃的最高温度记录,十一月至次年二月为冬季,气温凉爽温和。尽管卡拉奇在地理位置上属热带季风气候,但其北部幅员广阔的沙漠促成了城市夏季的高温炎热。2018年夏季,由于信德省北部受重度的低压系统影响,导致卡拉奇持续炎热,整座城市处于热浪笼罩之中,有65人因高温酷热死亡,政府为之实行高温紧急状态。2016年8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将卡拉奇列为排名第六的全球最不宜居城市。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经济城市,工业、进出口贸易、交通运输业等均处全国领先地位,并有大量的国有经济实体。全市GDP和关税额分别占全国的20%和65%以上,工业、工业产品和产业工人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7%、43%和42%。•可兰工业区•卡拉奇国际农业展览会•真纳国际机场(جناح انٽرنيشنل ايئرپورٽ)•卡拉奇港•卡西姆港•信德电视卡拉奇聚集了巴基斯坦50%的银行储蓄和75%的金融资本。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据巴基斯坦第六次人口和住宅普查报告,2017年卡拉奇总人口为14,910,352人,中心城区人口近300万。全市人口占全国总数的7%,信德省的31%。按全球城市人口规模排名,卡拉奇为全球第三大城市,穆斯林世界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直至18世纪初还是一个只有1.5万人的小渔村,多为信德省原住民。1839年被英国殖民后人口为7万人,1947年前发展到45万。巴基斯坦独立后,大量穆斯林难民从印度涌入卡拉奇,1951年人口暴增到110万,1981年达540万。由于巴基斯坦农村人口和各地务工人员涌向卡拉奇,城市人口正以5%的增长率逐年增长,估计2030年人口规模将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超过目前全球城市人口最多的印尼雅加达和日本东京。

相关

  • 肺病呼吸系统疾病 (Respiratory Diseases)。 是指局限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从生理上分为两类:阻塞性肺病和限制性肺疾病。 从解剖学上可分为: 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肺间质疾病和
  • 网站网站是指在万维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信工具,就像布告栏一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
  •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药(英语: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乙型阻断剂,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
  • 金刚烷金刚烷(化学式:C10H16,三环癸烷)是无色晶状固体,有樟脑气味。化学性质稳定,对光稳定,亲油性强,天然存在于石油中。它是分子式为C10H16的异构体中最稳定的。金刚烷的碳架结构相当于是
  • 一一对应数学中,一个由集合 X {\displaystyle X} 映射至集合 Y {\displaystyle Y} 的函数,若
  • 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Vladimir Prelog,1906年7月23日-1998年1月7日),旅居瑞士的南斯拉夫化学家,主要研究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他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化
  • 第一个三月期妊娠(英语: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英语:Offspring)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而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是人类的妊娠。人类的妊娠约40周,从受精排卵算起则为38
  • 查尔斯·狄更斯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英语: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生活见长的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在其有生之年就已有空
  • 曼尼希反应曼尼希反应(Mannich反应,简称曼氏反应),也称作胺甲基化反应,是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与甲醛和二级胺或氨缩合,生成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一般醛亚胺与α
  • 优素福扎伊马拉拉·尤萨夫扎伊(普什图语:ملاله یوسفزۍ‎,Malālah Yūsafzay,.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